第02版:综合

北海街道: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点亮人民群众幸福生活

文/图 本报记者 孔晨 通讯员 霍咏梅

“让文明之光照亮北海”文艺演出现场

每天晚上,位于济渎路中段的城市书房内灯火通明,很多读者在这里看书阅报,享受夜晚的美好时光。上班族、农民工、个体户等白天没有时间看书的人,在晚上也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如今,在北海街道,以城市书房为代表的越来越多的公共文化设施,正在成为文化新地标。

近年来,北海街道全面聚焦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认真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以辖区19个文化中心(站)为依托,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文化+旅游、文化+创作、文化+演出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也让老城区焕发出新活力,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抓主线 贯彻“以民为本”建设理念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日前,高亢悠扬的歌声从北海街道综合文化站多功能活动室传出,社区合唱队队员正在排练。另一旁,老年人在休息室聊天,孩子在图书室看书。

在工作中,北海街道坚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在5个社区13个居委会全部建立了文化中心,并在各中心配备了图书阅览室、书画室、文体活动室等功能室,满足了居民不出居委会(社区)就有书读、有舞跳、有戏看、吹拉弹唱有处乐、健身运动有处享的基本要求。为提升全民阅读量,该街道在济渎路等繁华路段建立了城市书房,并在辖区打造了3处高标准党建书苑和党建书屋、2处图书漂流屋、10余个住宅小区阅读室,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在此基础上,该街道常态化开展“书香北海·全民读书吧”系列活动,组织“玫瑰书社”“好妈妈读书会”“幸福成长”等5个不同类别的读书会,定期开展各类阅读分享会,真正实现了文化发展成果让群众共享。

促均等 不断丰富“惠及全民”服务供给

跳一支广场舞、听一堂名人讲座、看一场文艺演出、在周末或节假日带孩子到城市书房体验阅读的快乐……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走出家门,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活动。如今这已成为北海街道居民享受文化生活的常态。

该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扎实开展“快乐星期天”、“文艺轻骑兵”演出活动。自编30余个文艺节目,开展送戏下乡活动20余场次,通过文艺表演的形式将党的政策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心田。该街道一批老干部文化志愿者发挥余热,结合喜迎党的二十大等系列主题活动,累计推出文化作品150个(幅),开展各类公益性文化讲座等活动300余场次,惠及居民6万余人次。

聚活力 持续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

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得益于北海街道加快构建覆盖全辖区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该街道在辖区不间断开展“书香北海·全民读书吧”系列活动。要求各图书室周日必须对群众开放,寒暑假举办各类亲子读书活动和科普、手工剪纸、书法活动。深入开展 “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尤其在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在社区、居委会举办文艺活动,为群众送上文化大餐和节日祝福。

与此同时,该街道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我们的乡村春晚”、唱红歌活动教学、广场舞大赛、书法家义写春联等文体活动累计200余场次。一系列文体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激发了群众热爱北海、参与北海建设的热情。为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该街道每年拿出20余万元资金对各类文化服务团队进行奖补,重点扶持了花园社区老年文化志愿服务团队、铁岸豫剧团、百花戏迷协会等一批社会文化组织。

北海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秉承文化惠民的服务理念,聚焦群众需求,加大文化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和自觉性,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2023-04-11 文/图 本报记者 孔晨 通讯员 霍咏梅 北海街道: 1 1 济源日报 c_95968.html 1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点亮人民群众幸福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