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先生在他所著的《中国哲学简史》开篇中写道:“哲学贯穿人的始终。哲学可以给你带来力量。人不一定是宗教的,但一定是哲学的。”马克思这样说过:“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其实,哲学和宗教所提出的问题是相同的,都是关于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但是对于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它们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哲学认为这些问题是可以回答的,因为通过人的理性能够得到对于世界、人生和社会的规律性认识;而宗教认为人不能回答那些超越了人生的问题,只能依靠神性指示,需要依靠信仰。
中国的古代是没有哲学学科的。孔孟老庄等思想家虽然提出了哲学的根本问题,并且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但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学科是从1912年开始的。1912年,北京大学开设了“哲学门”这一学科。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它的核心就是中国哲学。哲学才是传统的精髓、文化的要义。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为什么要学哲学?这里我们要谈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哲学的“虚”与“实”。什么是“虚”?哲学是对人类精神的反思,是对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对非专业的人来说,这些听上去都很“虚”。而哲学也有“实”的一面,我们所学的哲学最终一定会落实到人本身。哲学涉及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家常说与三观不合的人无法交流,这就是哲学“实”的表现。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哲学的“有用”和“无用”。哲学家的著作读起来很有意思,但学了不能直接给你带来物质的回报,因为哲学学的是思想而不是技能。从这个角度来看,哲学是“无用”的。而从“有用”的方面来看,哲学的学习能培养人分析问题的能力,能让你辨别善恶,帮助你明确人生的意义,这是哲学“有用”的一面。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小哲学”和“大哲学”。什么叫“小哲学”?我的理解就是象牙塔里的学问。还有一种“大哲学”,即哲学一定要走出哲学,成为一种方法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命方式,成为一种交叉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