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刊

通衢大道势如虹 铺就发展新坦途——示范区交通运输局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侯琪琳

济洛西高速

黄河大道西延

济源至新安高速黄河三峡互通

最美乡村路

南太行旅游公路

本报记者 侯琪琳

交通兴,百业兴。

俯瞰玉川大地,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交通网如长虹横卧,贯穿于绿水青山之间,融汇于济源壮丽山河图景中,彰显着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一年来,示范区交通运输局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支持下,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根本宗旨,坚持“畅通、绿色、智慧、融合、便民、平安”的发展理念,全力构建内通外联大交通格局,全面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交通支撑和保障。

高瞻远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一年来,示范区交通运输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立足区位优势,千方百计谋项目,积极主动争项目,精益求精干项目,不断刷新项目“进度条”,跑出交通建设“加速度”,全力打通经济发展“大动脉”。

3月27日,在沿太行山高速公路西延项目虎岭河特大桥建设工地,记者看到塔吊林立,焊花飞溅,280余名施工人员正在忙碌作业。

据了解,沿太行山高速公路西延项目是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济源境在建4条高速之一,项目全部位于济源境内,顺接沿太行高速焦济段,终点与济阳高速相接,全长34公里,沿线设4个互通收费站,1个开放式服务区,总投资约57亿元。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2022年,示范区交通运输局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工作落实,全力推进重点交通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亿元,同比增长74.5%,为济源稳经济、保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高速公路扩容升级。沿太行高速焦济段、沿太行山高速公路西延、济源至新安高速、沿黄高速武陟至济源段加快推进,4条高速将在2025年底全部建成通车,届时济源高速总里程将达到206公里,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绕城全封闭、镇镇通高速的路网格局。

干线路网逐步完善。黄河大道西延完工通车,完成投资4.3亿元。S310吉利界至蓼坞段改建(小浪底北岸公路)、S308西二环至九里沟段改建、G327济沁界至堽头段改建(济沁快速通道)完工通车,群众出行更加方便。

水运能力不断提升。投资4.12亿元,推进黄河小浪底港航设施建设,新建40公里航道,8个便民码头,目前总工程量已实现过半。

一条条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犹如活力四射的“生命线”,贯通着全国动脉,激活了发展潜能。

大交通带动大流通,大建设促进大发展,大发展催生百业兴。2023年,示范区交通运输局计划完成投资45亿元,共续建、新建前期项目33个。推动呼南高铁焦济洛段下半年开工,开工建设济洛快速通道,积极谋划郑济侯高铁、济源至郑州快速通道、洛阳至济源市域铁路、市区至小浪底高速公路、G208东移、黄河大道东延、绕城货运通道、沿黄旅游公路等项目,助推济源融入郑州“1+8”都市圈,加快洛济融合,全力构建内通外联、快捷高效的大交通格局,让路“网起来、连起来、串起来”。

奏响乡村振兴曲

以路为弦

公路,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乡村振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也是幸福生活的支撑。

在济源19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目前,公路通车总里程371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条140公里,干线公路8条480公里,农村公路3095公里,城乡公交实现全覆盖。

“道路宽阔平坦,一路往西,直达水洪池,非常方便。”市民李娜沿着新建成的S308西二环至九里沟段骑行,尽享一路好风景。

这条全长16.74公里的交通道路,拉近了乡村与城市的距离,不仅改善了沿线群众的交通出行条件,也让“养在深闺”的水洪池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推动了示范区全域旅游的发展,成为群众心中的民心路、致富路、小康路。

修一条路,美一片景,富一方百姓。在济源,像这样的致富路、旅游路数不胜数。

一年来,示范区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坚持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富民惠民、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以“四好农村路+”融合发展为主题,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建设,以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2年,济源成功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

农村因路而美、农业因路而兴、农民因路而富。2022年,济源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74公里,成功打造南宗线、卫留线、花石线、南太行旅游公路4条最美乡村路,盘活了农村地区的特色资源,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2023年,示范区将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提档提质”工程,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00公里,催生一批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

“四好农村路”与产业、旅游、文化深度融合、相得益彰,形成了“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业因路更兴”的景象。如今,“四好农村路”已成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旅游路、产业路、致富路,为济源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提升城市品质

泽润民生

“咱济源的公交车覆盖面广,还能免费乘坐,道路上设置公交专用道,乘车方便快捷。”3月24日,谈及乘坐公交车出行的感受,家住天坛街道西石露头居委会的周素青赞不绝口。

近年来,示范区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紧紧围绕“路权优先”创建主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共建成投用公交场站7处,投用新能源公交车222辆,施划公交专用道54.5公里,城市道路通行状况持续改善;新增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建制村14个,全市达296个,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步伐持续加快,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2022年,示范区成功创建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

客运南站项目集长途客运、市内公交、城乡公交等功能于一体,是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更是济源客运体系中重要的客运枢纽,颇受瞩目。

近日,在客运南站综合物流园区,大气的外形设计、宽敞的仓储空间,以及未来智能化的物流规划设计,令人耳目一新。

“目前,物流园区已具备运营条件,中国邮政、顺丰速运等企业已入驻,完成设备安装;物流信息中心已封顶,计划于今年4月投入运营。”该项目负责人孙文斌告诉记者。

客运南站项目是济源推动客运站转型升级,拓展客运站物流服务功能的缩影。面对新时代对交通运输的新要求,济源主动作为,全面贯彻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积极争创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了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实现交通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春运是实现万家团圆的幸福旅程。济源积极开展“老家河南·心的春运”品牌创建,持续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圆满完成春运任务,累计发送旅客32.43万人次,实现了平安、健康、舒畅、温暖春运。

2023年,济源将加大投资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在货运车辆、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城市配送、邮政快递等领域应用,确保在2025年底前全区巡游出租汽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谋划建设重型卡车换电站项目,逐步实现新能源卡车更新换代。加快建设济源智慧低碳交通新基建项目,建设智慧公交信息系统,着力构建智慧高效的保障体系。

持续增强治理能力

全力以赴

一年来,示范区交通运输局严格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增强交通法治能力,为广大群众创造安全、有序、畅通的出行环境。

筑牢疫情防控防线。严格按照示范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部署,牵头在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出入口设置健康服务驿站15个,查验车辆238万余台次,查验入济人员336万余人次,转运返济学生10223人次,牢牢守住疫情防控严密防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打造最佳营商环境。2022年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466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为100%。积极培育运输行业经营主体,新增运输企业57家。着力助企纾困,全面落实金融支持政策,累计向103个市场个体发放“运通贷”专项贷款6436.9万元,向客货运、物流快递企业发放各类财政补助1800万元,对客运企业营运车辆年审业务“延期办”。

稳定平安交通态势。大力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在重点路段新增生命安防工程设施40公里,改造危桥9座。开展示范区道路运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有效维护了道路运输领域经营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运输行为,共查处违法经营客运车辆22台、超限超载车辆194台、货运源头企业75家,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荣获“河南省服务型行政执法标兵”称号。交通运输行业继续保持安全生产零事故。

2023年,示范区交通运输局全面提升行业管理能力水平,积极落实平安建设各项措施,持续优化行业营商环境。建成河口村水库安全基础设施和交通公路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40公里;加大“两客一危”、水上运输、公路运营和公路施工等行业安全监督力度;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运输行为;深入落实“万人助万企”活动要求,用好惠企政策,做好企业“知心人”;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理、急速办理,道路运输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跨省办理”,努力营造和谐稳定、平安有序的交通运输环境。

奋斗成就伟业,实干创造辉煌。示范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建军表示,2023年,交通人将上下同心、众志成城,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拉高标杆、奋勇争先,开创济源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再造一个新济源、奋力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当好开路先锋。

本版图片由示范区交通运输局提供

2023-04-03 本报记者 侯琪琳 1 1 济源日报 c_95636.html 1 通衢大道势如虹 铺就发展新坦途——示范区交通运输局发展纪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