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示范区党工委强化调研指导,由各主创部门牵头成立的5个调研指导组,采取交叉互查的方式,对示范区221个“五星”“四星”“三星”村(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对“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体检”,发现挖掘了“天坛夜话”“巷道长”“老崔调解”“道德积分储蓄站”等一批特色做法,为“五星”支部创建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五星”“四星”“三星”村(社区)开展交叉互查的同时,16个镇(办)对各自“二星”以下的村(社区)开展“体检”,补齐短板,挖掘潜力,增强“创星”意识,提升“创星”能力,促进创建工作全面升级。
创建的根本目的,是要着力破解“堵点”“难点”,促进发展。为补齐问题短板、全面提升创建水平,示范区党工委组织部会同政法委、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等主责部门,抽调精干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逐村(社区)分析研判,针对平安法治和生态宜居创建工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等情况,从严从实从细制定创建规划,明确争创任务。一方面,以“三零”创建为载体,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各村(社区)“平安法治星”创建工作,实施和完善小微权力清单、老班长调解室、板凳议事会等村级治理模式。目前,全市村(社区)创建主体555个,符合“三零”创建标准470个,占比84.68%,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聚焦生态宜居,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99%的行政村实现了生活垃圾有效治理,11个镇110个村(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5%,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7%,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