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场漫长的旅途,总有快乐,也有痛苦。回望有爱相伴走过的20年,也会感慨岁月含香,可供回味的记忆盈盈在目。
20年前那个冬天,雪下得很大,我要去20多里外的单位上班。当时还是男朋友的他说,我陪你去。那天早上,他骑着摩托车,带着我走了四五里地,路上雪又厚又滑,车行十分困难,只好把车放在邻村一户人家。跑路吧,他拿过我的背包,全扛在自己身上。又在路边的柴堆里找两根棍子,一人一根拄着艰难前行。一步一滑,2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小浪底附近的单位。后来,他要回去,我又送他在雪地里往回走了几里,遇到一个三轮车硬挤上去。现在想来,那时的时光一如茫茫大雪的单纯与快乐。
去年7月中旬,高考过后一个月,我也从高三一年的紧张繁忙中解脱出来。正好妈妈打电话想回老家,于是老公开车,我们陪妈妈回家。回到故乡的土地,一切都那么安宁和踏实。返身回去时,走到村子上面悬崖边,停车下来观风景,周围的一切都新鲜可爱,山峦、树木、花草、河流、天空、鸟鸣,以及在我生命中吹过千万次的山风,重新给予我们切切实实的满足和幸福。想起我们刚认识时的一次相遇,那时天下着大雪,他冒雪骑车来我家。午饭后,我们来到这里,彼时山上山下一片苍茫,站在悬崖边,享受着天与地与山与村庄相连的混沌迷蒙,我们静静不语——彼时静默胜过所有的语言。
爱是什么?爱是一见钟情,不离不弃。也有人说,是爱上一个人,整个人更鲜活,做什么都更有力量,想要更努力,做一个有能力爱他人,也值得被爱的人!
一个月前,把两个孩子送到学校,于是到克井一座山上闲游,周围少有人影。我们一边往山上走,一边谈孩子学习,谈房子装修,谈工作琐事。有时,我们停下来,看远远近近的风景。群山巍巍,河道蜿蜒,草木静寂,偶有一两句人声从山下传来,那是另一个世界。我站在远处,从一个山头上远远地看着他,他站在一个突出的石头上,山风拂过他的前额发梢,颤颤地飘,正午的阳光从头顶打下来,映出他的脸部轮廓,这一幕恰如20年前的初见。现在,我们走在异乡的山间,多年后的我们怀着同样的心境,只是多了对生活的更深的理解和体悟。
这时他叫了我,声音顺着山风飘过来,还像以前那么自然亲切。待我走近,他定定地看着我说,你头上也有这么多白发了。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赶紧扭过头,看山下的河流。他的头上也何尝不是白发点点。这两年,家里从公公患病几次住院,到婆婆有病住院,再到婆婆一年多后去世,哪一件哪一桩少了他的身影。曾经我也抱怨杂事太多,可是他嘴上说些安慰的话,仍然一趟又一趟地外出忙碌。婆婆有病一年多时间里,他经常奔波在单位到医院的路上,头上的白发就是这一路奔忙中增多的。
爱是什么?爱是共同承担,坦然面对。两年多来,我就像《项链》中玛蒂尔德一样,一边感慨生活的辛酸无常,一边做着永远做不完的家事。
突然想起几句话,我拿出手机,翻出几行文字,指给他看:
有这么老了吗/有你的日子 /我怎么觉得还是那年/改变的只是青丝变白发/不变的依然是那/从眼里跳出来的喜悦/一切都恰如初见……
使人老去的不是时光的流逝,而是对很多美好的事物不再相信和追求了。而现在的我,仍然相信爱,相信人世间的美好,相信善良、纯粹可以拯救一切。
回来时,车过马寺街,“就在这儿找地方吃饭吧。”我建议,他说好,后来找到一个饭店——老潼关肉夹馍,要了两份肉夹馍,再来一份米线,一份砂锅烩面,简简单单,温馨如常。直到现在,再没有吃到与那天一样的美味了。
爱是什么?爱是彼此欣赏,共同成长。
朋友们说,你写的文章,你老公肯定是第一读者。现实中,我写的文章他从来不看,有时他从别的地方偶然看到,回来时会说,你多读点其他领域的书,开阔视野。这两年,我放慢脚步,开始静下心来思考,发展瓶颈在哪里?是读书少吗?不是,是读书不够用心吗?也不是。制约我写作的正是老公提到的问题,读书太单一,涉猎面不够广,站在低洼处看一座山,哪能看出它的全貌?只有变换不同的方位,才能更全面地读懂一座山。爱也是一种习惯。他习惯了我回家后坐在电脑前的繁忙,习惯了我丢三落四的做事方式。我习惯了他那句承诺“你放下,让我来”,习惯了他的安慰“没事的,会变好的”,习惯了他的提醒“早点出门,路上慢点”。
如果时光回到从前,我还会想起22年前,那个云淡风轻的下午,他从远处走过来,穿着白衬衫,刚洗过头发,一身清爽,说:“有空吗?去河边走走吧!”
岁月如流加深,世事纷繁多变。爱需要付出,生活需要承担。爱是漫长的旅途,悲欢离合人间路。当生活中的暴风雨袭来时,两个人愿意一起用爱去抵挡,用情去缝合生活中的千疮百孔,如此,让家更结实稳固,让爱更持久而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