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需要统筹网上网下。为确保网络空间风清气正、清朗有序,示范区先后举办2022年济源“愚公杯”短视频大赛,开通“济源网信”微信公众号,以优质网络内容充盈网络空间。在各部门通力合作下,示范区网络空间更加清朗,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加速培育,有力维护了辖区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树立价值标杆
引领文明风尚
轻微刑事案件嫌疑人主动申请总长30小时的志愿服务活动,即可由检察机关根据其参与社会公益服务表现,再决定是否起诉。这是2022年6月份以来,示范区探索实行的轻微刑事案件相对不起诉社会公益服务补偿机制。
示范区通过将惩戒、教育、改造、挽救相结合,既可让嫌疑人充分认识到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又能让其深切感受到践行文明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过去一年,示范区宣传思想战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弘扬时代精神、树立时代新风、造就时代新人统一起来,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会树立了崇德向善、共建文明的鲜明导向。
以文化人,凝心聚力。一年来,示范区不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开展“做文明有礼济源人 共创新时代美好生活”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新时代 新征程 争出彩”十大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践行《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评选第六届济源市道德模范10名;开展“四送一助力”等活动76场次,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多精神力量。
以文育人,引领发展。一年来,示范区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高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站),举办第二届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主题活动,线上线下累计举办活动2418场次、受益群众35万余人次,用文化软实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
这一年,城市文明气质更加丰盈——
建立文明城市创建月互评考核机制,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年度实地考核,中国文明网以《河南省济源市:文明润泽 幸福济源》为题,宣传报道济源典型做法;在各级文明村镇中开展“乡村振兴 文明同行”主题活动和“补短板 强弱项”整改提升行动,推荐新一届河南省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推动文明创建提档升级。
坚持创新创造
推动文化繁荣
2022年8月23日,随着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与济源市文联成功签约,河南省戏曲红梅奖大赛自第十三届起将永久落户济源。这其中透露着济源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坚定决心。
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涵养这座城市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济源文化发展的底气和自信。
这一年,文艺创作精品不断呈现——
创新打造2022春晚《向春天出发》及二十四节气系列宣传片;大型原创音乐剧《愚公移山》编排取得阶段性成果;依托王屋山特色文化资源,联合河南卫视共同打造的“重阳奇妙游”原创情景舞蹈《得见李白》火爆“出圈”;出台《济源示范区文艺精品项目奖励办法(暂行)》,大力支持精品原创。
这一年,文旅融合新动能加速释放——
成功举办首届济源文创产品大赛,大峪镇王庄村入选河南省首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圆满完成“翰墨润济源”书法作品提名展、“书香济源”全民阅读等20余项大型文化活动,第十九届河南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中原舞翩跹”广场舞大赛等典型做法获省委宣传部通报表扬。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示范区文化事业欣欣向荣的背后,离不开党建工作的强力赋能。
一年来,示范区宣传思想战线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持续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硕果累累,扩大了宣传工作影响力,打开了宣传事业新局面,全战线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征途不已,奋斗不止。2023年的大幕已经拉开,历史写下辉煌过往,时间掀开崭新一页。
站在新的起点上,肩负着“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崇高使命,济源宣传思想战线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意气风发、昂首前行,以愚公移山的气魄踏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