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守正创新担使命 凝心聚力奏强音——2022年济源示范区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刘永芳

历史之笔,在2022年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在党和人民的奋斗历程中写下历史性的一页。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益明。

这一年,示范区宣传思想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以实施“六大工程”和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重大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为总抓手,努力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实起来,持续为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凝心聚力。

强化理论武装

筑牢信仰之基

“欲事立,须是心立。”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示范区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强大声势,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抓好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学习,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第一议题”学习的中心内容,制订学习计划,列出研讨专题,加强督促检查。

2022年11月2日,示范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研讨会,响亮地提出“要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奋力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为河南实现‘奋勇争先、更加出彩’贡献济源力量。”

真理光芒穿越时空,思想旗帜引领前路。一年来,示范区宣传思想战线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有机结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从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深入学习、推动落实的各种会议部署到园区、企业、车间、田畴,学习、认识的深度正转化为抓落实的力度、促发展的强度。

聚焦理论学习提质增效,示范区面向各级党委(党组)印发《2022年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分专题集体学习安排意见》和《党委(党组)“第一议题”制度》。一年来,示范区党工委带头落实“第一议题”42次、中心组理论学习20次,各级领导干部带头线上线下讲党课、思政课130余场次。

思想的光辉,在基层一线闪耀。一年来,示范区宣传思想战线不断创新方式、拓宽渠道,举办全区理论宣讲大赛和短视频大赛,开展“新时代 新征程 争出彩”优秀宣讲稿件评比,把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活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主题,深入基层开展分众化宣讲,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思想的光辉,在理论研究中闪耀。一年来,示范区与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推动愚公移山精神研究中心建设,完成96项社科研究课题立项、34项课题结项工作。

青山绿水间,党的创新理论不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转化为济源干部群众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共同心声和行动自觉。

聚焦党的二十大

激昂奋进力量

党的二十大期间,占地6000余平方米的“非凡十年 出彩济源”大型成就展成为济源广大市民争相前往的热门打卡地。自开展以来,成就展已接待参观逾30万人次。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极不平凡,极为重要。示范区宣传思想战线把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作为贯穿全年的一条主线,立体呈现10年来的巨变与成就,积极做好宣传引导,用平实务实的基调、温暖热烈的色彩,凝聚济源人民团结奋斗的精气神。

突出热在基层、乐在群众、喜庆热烈的特点,示范区广泛开展“赶考路上有我”“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系列活动,通过主题快闪、书画摄影展、知识竞赛、微宣讲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扎实开展“喜迎二十大 欢乐进万家”群众文化活动,在省定10项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创新开展10项文艺文化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

大会期间,示范区宣传部门积极做好同中央、省级主流媒体的沟通协调和对示范区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传报道。示范区主要领导作为党代表先后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采访,刊发专访类报道9篇(条)、其他报道8篇(条)。

示范区分层级分行业分领域组建示范区党工委宣讲团、百姓宣讲团等,广泛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

各级各部门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到的事实、信得过的典型、记得住的案例,让宣讲更有时代感、画面感、代入感。

字字句句直击人心,引人共鸣。从机关到社区、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每一场报告,都滋润党员干部群众的心田;每一次宣讲,都将党的二十大绘就的蓝图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深处。

擂响奋进鼓点

提振拼搏士气

2022年,面对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疫情的反复冲击,示范区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全年经济总量突破800亿元大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总体呈现量增质升、稳中向好的态势。

经济宣传提振发展信心、民生宣传回应社会关切……一年来,示范区宣传思想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主旋律引领舆论、正能量团结鼓劲要求,记录济源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提振发展信心、凝聚奋进力量。

央视“走进老区看新貌”节目组直播济源纳米产业发展情况;新华社重庆、河南两地分社联袂而来,社长带队在济源开展“江河同春”调研采风活动……聚焦新时代10年来济源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中央和省级20余家媒体来济集中采风,均受到广泛关注。

一个个紧扣中心的主题宣传,同步记录着济源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一条条“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彩报道,展现了济源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的精神风貌;一道道运用融媒体新技术烹制出的“新闻大餐”,让济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好故事要用心讲述,好声音要动情传播。济源新闻传媒中心创新宣传形式,融媒联合发力,依托“一端、一视、一播、两报、一网、两微一抖、N+新媒体”全媒体矩阵,分层次、分阶段、多主题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报道。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走进一线,用心感受济源巨变,用情讲述愚公儿女的感人故事,直抵人心。

一年来,示范区在中央重点媒体发稿200余篇,其中《人民日报》30余篇、央视《新闻联播》等15条,外宣发稿量稳居全省第二方阵,为奋力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营造了浓厚氛围。

(下转第二版)

2023-03-10 本报记者 刘永芳 1 1 济源日报 c_94617.html 1 守正创新担使命 凝心聚力奏强音——2022年济源示范区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