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以“优”促“稳”谋发展——济源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下好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棋”

记者 刘永芳

开栏的话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

为把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成推动济源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进一步营造尊企、爱企、护企的氛围,围绕示范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和要求,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联合济源新闻传媒中心,推出“以更优营商环境激发更大发展活力”专栏,为打造高效、廉洁、诚信、法治、公平的营商环境营造浓厚氛围,以更优营商环境激发更大发展活力,护航济源高质量发展。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营商环境是一个区域发展的基石,招商引资做强、企业发展壮大、创新创业活跃,都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

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牵头部门,今年以来,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主动作为、内外兼修,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谋发展之“进”,擦亮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为济源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项目专员”精准服务项目建设

寒冬时节,走进济源金源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年苯加氢项目现场,扑面而来的是火热的建设场景;倾听到的是企业不断向上拔节生长的发展强音。

作为金马能源集团公司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项目之一,经过项目专员韩海波的统筹协调,该项目多工序联合推进,原计划2023年底投入运行的项目到明年6月就能完成。

项目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高效、快速破解项目建设中的手续办理、要素保障等难题,直接关系着项目能否快速落地。

今年以来,示范区大力推行“项目专员”制度,强化协调服务,完善要素保障,有效破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打通了项目建设的“最后一公里”,确保了一大批重大项目迅速落地、达效。

专员吹哨聚合力,部门报到见实效。截至目前,济源178个省市重点项目、115个“三个一批”项目全部明确了“项目专员”,全权协调处理项目实施阶段的各类问题,着力构建“系统之内无协调”机制,高质高效加快项目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反映的难题能不能得到解决,要通过考核评价来进行反馈。示范区每月对所有省市重点项目、“三个一批”项目进行现场督导,推进较慢、手续办理滞后的项目,相关部门会向“项目专员”所在的责任单位印发项目督导函、提示函,进一步倒逼“项目专员”加快破解项目难题。截至目前,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已累计印发通报、提示函和督办函50余份。

目前,示范区管委会重点项目调度会累计交办的381项事项,已有334项得到解决;通过每周三召开的政银企融资需求对接会,累计为35个重点项目投放资金29.54亿元;帮助313家企业融资114.18亿元。

“项目专员”持续发力,重点项目进展加速。截至目前,济源总投资1241亿元的178个省市重点项目,2022年度计划投资293亿元,1至11月份已完成投资288亿元,占年度计划98%,高于时间进度6个百分点。

“内外兼修” 招商引资提档升级

前三季度,济源进出口总值225亿元,居全省第二位。

今年以来,豫光、万洋、金利、富联科技等企业的13个加工贸易项目,相继通过省级部门联审,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或投产,总投资172.1亿元。

……

招商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更是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战略、大举措、大工程。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攻坚克难,优化服务,精准施策,创新招商引资“打法”。通过精准搭台“云招商”、聚焦本土挖潜能,拓宽招商渠道,打出内外兼修的招商引资“组合拳”。

2021年9月济源成功获批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以来,便高度重视产业园建设发展,成立做大做强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工作专班着力开展园区政策研究制定、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园区共建等相关工作。

示范区充分发挥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的优势,立足有色金属和电子信息加工贸易主导产业,积极服务重点加工贸易项目,进一步扩宽产业增量,并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下转第二版)

2022-12-13 记者 刘永芳 1 1 济源日报 c_91667.html 1 以“优”促“稳”谋发展——济源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下好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