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

预防艾滋病核心知识

(接上期)

艾滋病的预防

艾滋病有三种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针对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预防经性接触传播

遵守性道德,固定性伴侣,安全性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有效措施。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避孕套)可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得了性病或怀疑有性病应尽早到指定医疗机构或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2.预防经血液传播

远离毒品,抵制毒品;对于不幸染上毒瘾的人,要帮助他们戒除毒瘾;对于暂时无法戒除毒瘾的人,可采用美沙酮替代疗法和清洁针具交换的方法,避免共用注射器吸毒的行为,阻断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不接受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血制品和器官;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安全注射措施。

3.预防母婴传播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怀孕;一旦怀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终止妊娠;选择继续妊娠者应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以及剖宫产分娩等措施阻断传播,产后要避免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

艾滋病与性病、结核病的关系

艾滋病属于性传播疾病,其传播途径、危险行为、涉及人群和预防措施与一般的性病有许多共同点,特别是有生殖器溃疡的性病病人,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病毒。患其他性病合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因机体免疫力下降可使性病的病程延长,病情加重,难以治疗,容易复发,使性病的传染期延长,预后不良。

及时和积极治疗性病能减少生殖道分泌物中艾滋病病毒含量,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性。因此,规范性病治疗机构的工作是有效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措施之一。

结核病是艾滋病病人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结核杆菌和艾滋病病毒的双重感染可加速病情恶化及死亡。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既可使人体原本已稳定的陈旧性结核病灶重新活跃起来,又可因人体免疫力低下而新感染结核杆菌。另一方面,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可促进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复制。一般认为,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感染结核杆菌后,一生中有10%的机会发生结核病;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一年中就有10%的机会发病。与艾滋病不同的是,按照医生的要求坚持正规服药,结核病治愈率在95%以上。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1/3的艾滋病病人死于结核病。因此,结核病防治与艾滋病防治应紧密结合。

2022-12-08 1 1 济源日报 c_91525.html 1 预防艾滋病核心知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