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肺部疾病隐形杀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潜在影响我国近1亿人,在40岁及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达13.7%,成为仅次于高血压、糖尿病的中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
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慢阻肺有以下危险因素:
一、吸烟。这是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吸烟者发生慢阻肺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8倍;
二、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如石棉、煤炭、工业废气等;
三、空气污染。有害气体SO2等损害气道黏膜上皮,使黏液分泌增加;
四、感染因素。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后造成呼吸道损害及慢性炎症;
五、其他因素。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年龄增大、气候环境变化;
各种危险因素及作用机制共同作用,最终产生两种重要病变:
一、小气道病变;
二、肺气肿病变,使肺泡对小气道的正常拉力减小,小气道较易塌陷;肺泡弹性回缩力明显降低。这种小气道病变与肺气肿病变共同作用, 造成慢阻肺特征性的持续性气流受限。
慢阻肺有以下症状:
一、长期反复发生的咳嗽,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
二、咳痰,一般为白色粘液或浆液性泡沫性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三、呼吸困难、气短,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
四、喘息和胸闷,常见重度病人和病情加重时发生喘息;
五、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等其他症状。
预防治疗慢阻肺有以下方式:
一、戒烟是预防慢阻肺最重要的措施;
二、坚持缩唇呼吸、腹式呼吸锻炼、呼吸体操、有氧训练等肺功能康复锻炼;
三、增强体质,坚持运动,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
四、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产气食物;
五、适应慢性病并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培养生活兴趣,缓解焦虑、紧张的精神状态。
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生 程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