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田畴沃野满目新——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济源广大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记者 侯琪琳

新时代使命光荣,新征程任重道远。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奋进号角,擘画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连日来,玉川大地热潮涌动、激情飞扬,济源广大干部群众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一幅蒸蒸日上、活力四射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守护农业“芯片” 走好种业振兴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立冬过后,正是越冬大白菜、洋葱等品种的定植高峰期,在坡头镇毛岭村,蔬菜制种大户张英杰又开始了新一茬制种的忙碌。

“蔬菜制种效益好,收入有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种业振兴’摆在重要位置,让我们发展制种产业、实现致富增收的热情更加高涨。”张英杰说,和往年相比,他今年增加了种植面积,准备发展蔬菜制种100余亩。

广袤田野,一粒粒良种生根发芽,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济源将全面实施蔬菜制种振兴行动,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卡脖子”工程,培育更多具有“济源芯”的突破性新品种,以“十字花科、百合科、葫芦科”蔬菜制种为主,在现有基础上,每年新发展面积1万亩以上,2025年达到6万亩,2028年达到10万亩。

引入人才活水 激发乡村发展潜能

“怎样修剪果树枝条”“如何才能提高葡萄的产量”……11月2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高素质农民果树栽培培训班在克井镇贾庄村举行。50名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葡萄栽培“技术大餐”。

该培训班邀请专家讲解葡萄栽培、修剪等技术,并组织参训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答疑解惑,系统提升他们的果树栽培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拓宽增收渠道。

“老师讲得非常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病虫害防治、果树嫁接等知识,还指导我们科学施肥,非常实用。”谈及高素质农民培训班,该村村民刘成成赞不绝口。

刘成成今年50岁,种了6亩葡萄,建了葡萄采摘园。他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时不时拿出手机拍照、录音,怕错过任何细节。

虽然已有3年种植经验,但是葡萄甜度低一直困扰着刘成成,制约着采摘园的发展。“这次培训让我找到了增加葡萄甜度的‘秘方’,我要按照老师的指导,通过嫁接,改良品种,提升葡萄品质。”刘成成说,“现在干啥都需要技术,种葡萄也一样,只有学好本领,才能致富。”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长期以来,乡村人才难聚集、素质不高、专业不强,加快推进人才振兴迫在眉睫。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是济源推动人才振兴的生动实践和有益尝试,是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下转第二版)

2022-11-29 记者 侯琪琳 1 1 济源日报 c_91288.html 1 田畴沃野满目新——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济源广大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