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评

让理论之光照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葛立新

先进的思想总是与非凡的事业彼此辉映,科学的理论总是与伟大的实践相互激荡。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坚持理论引领,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偏向

伟大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引领。二十大报告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导和理论遵循。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回顾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理论的力量耀眼夺目。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的重要经验。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须继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始终闪耀真理光芒、彰显真理力量。

二、坚持理论创新,找准中国式现代化坐标不迷航

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永葆初心与使命,历经沧桑依然能不断铸就辉煌,关键在于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这一伟大历程中,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大量改革难题、发展课题、矛盾问题需要破解,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回答。如果我们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中国式现代化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之成为指导我们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坚持“两个结合”,坚定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不走样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既有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自己的基本特色。因而,我们建设的现代化是一条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崭新道路。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确保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更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立足于本国国情,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的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立足自身国情和实践,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博采东西方各家之长,坚守但不僵化,借鉴但不照搬,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着眼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

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拥有数千年中华文明滋养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内涵和底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培育了深厚的文化沃土、筑牢了深厚的文化根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只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绽放出强大的力量。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为人类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理论指引伟大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正确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精神力量、实践力量。

2022-11-25 □葛立新 1 1 济源日报 c_91146.html 1 让理论之光照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