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科技赋能水下考古 世界首创打捞技术获得成功
长江口二号古船从发现到水下调查,再到整体打捞,科技赋能始终是推动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核心动力。在长江口这片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江海交汇水域,找寻水下文化遗产犹如大海捞针。
浑水环境是中国乃至世界水下考古发展至今极难跨越的瓶颈,考古工作者与科技工作者开展跨界合作,联合攻关,自主研发了获得国家专利的“浑水水域水下成像装置”,开发了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的“机器人水下考古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综合运用无人艇、多波束声呐、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等海洋物探设备,对长江口水域开展水下调查,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成为发现长江口二号古船最重要的因素。
在国家文物局同意采取整体打捞方式对长江口二号古船进行保护后,集成当前世界最先进的打捞工艺、技术路线、设备制造,最终研究并形成了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来打捞这艘古船。该项技术是在大胆进行科研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而提出的全新打捞解决方案,创造性地融合了核电弧形梁加工工艺、隧道盾构掘进工艺、沉管隧道对接工艺,并运用液压同步提升技术、综合监控系统等目前全球最为先进的高新技术。此外,为了平稳安全提升弧形梁形成的沉箱并顺利将其护送至船坞,创造性地设计并建造出一艘专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奋力轮”主尺度长130米,宽34米,型深9米,设计吃水6米,两端设有同步提升装置,在船中部开口,自带一个长56米、宽20米的月池。穿梁完成后的弧形梁沉箱装载着古船直接由“奋力轮”从海底提升至中部月池,并转运、卸载至船坞,一艘船完成了提升、运输、卸载三项任务,具有安全性高、操作性强、科技含量高等诸多优点。
探秘 一瓶看古船:稻壳、泥巴藏秘密一船看世界:长江口变化的时间标尺
长江口二号古船在哪里出生,去过哪些地方,它的瓷器在哪里装的货?它使用了多少年?为何沉没海底?在上海的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的实验室里,古船的科技考古在同步进行。在长江口二号出水的器物中,一个完整的瓶子引起了科研人员的注意,通过分子考古学等最新科技手段的抽丝剥茧,瓶子里的一颗稻壳,一块“泥巴”,科学家们究竟能发现多少秘密呢?
在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科研人员通过对稻壳进行测年和古植物DNA研究,不仅可以判断稻壳放入瓷瓶的大致年代,大致推测其产地,结合瓷器的窑口,推测长江口二号的上货港口。
一颗稻壳看古船,那么瓶中一块泥沙,则蕴藏着3900多条微生物信息,组成的微生物的“小世界”。科研人员通过看似不起眼的泥巴里,提取微生物的DNA信息,让泥沙也能“开口说话”,并和全球DNA数据库里的微生物进行比对,讲述着古船的沉积过程和长江口水环境的变迁。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张华介绍,对地质和地貌学科来说,长江口二号提供了一个时间标尺,帮助学者弄清北港的演变历史和机制,也有助于学者预测长江口未来的演变。
看点 “嫁妆瓶”内有乾坤完整摆放了50只青花团龙纹杯
随着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深入,长江口二号古船将会为我们展现出一幅怎样的历史画卷?
目前出水瓷器中最大的豆青釉青花双耳瓶,又叫“嫁妆瓶”。当时这类双耳瓶多用于陪嫁。它不仅保存完整,还“内有乾坤”,里面完整摆放了50只青花团龙纹杯。为什么历经百年依然如此完好?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赵荦说道:“我们在清理这件器物的沉积物中发现了5只一摞在它的颈部竖放着,还有5只一摞横放在它的肩部,另外还有10只一摞的,总共有4摞,在它的腹部竖着放。杯子之间垫着稻壳,起到防震的作用。这种包装方式到现在依然有效。”
出水的绿釉杯,出自景德镇窑,更为难得的是杯底的“同治年制”款,对我们了解长江口二号的时代大有帮助。
出水的还有一个木桶的残件,上书“时泰”二字。专家推测,这可能是当时一个商号的名称,就像现在的贸易公司一样,生动再现了晚清时期的贸易图景。
一件出水的青釉水烟罐,被专家推测为产自越南,目前长江口二号出水的仅此一件。有专家据此推测,古船上也许有越南籍船员。船上的木材,经鉴定也有出自东南亚一带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上海已经是沿海一个很大的贸易港口。
出水的一只高足杯,出自元代的龙泉窑。那么,为什么清代的沉船遗址中,会出现元代的古董呢?专家推测它也许是作为古董被船员有意带入的,也许是出自其他沉船遗址。
相关图文来自新华网、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