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遵守“一米线” 守护“文明线”

见习记者 郭沛良

“请有序排队,间隔一米”“请在一米线外等候”……公共场所保持一米距离,是疫情防控最基本的要求。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在公共场所严格遵守“一米线”,可以有效避免病毒的扩散传播,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安全,还能彰显规范有序的社会文明风貌。

“一米线”为什么是健康安全线?

在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提到,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当人们在说话、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病毒会随飞沫排到空气中。在重力作用下,飞沫从人体口鼻排出到落地的水平距离一般在一米以内,当人们在进行小于一米的近距离接触时,吸入他人飞沫的概率就会增大,因而会增加病毒感染的风险。

当然,一米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字。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病毒还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这种含有病毒的小颗粒可以在室内环境中扩散到更远的距离。因此,当人们处于室内、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相对密闭的空间时,应保持更远的社交距离,与此同时还应采取戴口罩、勤洗手等防护措施,最大程度减少感染风险。

在哪些场所必须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

示范区卫健委提醒广大市民,在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区域均要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如在商场、超市、酒店、农贸市场等商业场所购物结账时,在医院等公共场所检测核酸、候诊、接种疫苗排队时,在公交、车站等人流聚集区域排队乘车、候车时,都要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安全社交距离。在办公区、会议室等工作场所时,同样应相互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在单位食堂排队就餐时,也要做到用餐期间不扎堆、不攀谈。

在参加常态化核酸检测时,更要严格落实“一米线”规定,耐心排队等待。排队时,前方人员采集完成后不要立即上前,更不能马上取下口罩张嘴等候采样。应在保持安全距离的基础上,待医生完成双手消毒、拿出新棉签后,再迅速上前脱下口罩张嘴采样。在进行核酸检测的过程中,为避免飞沫传播风险,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避免聚集和相互交谈,如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

加强个人防护,除了遵守“一米线”,还要注意什么?

在疫情防控期间,还应尽量减少聚会频次、少到人员密集的场所。(下转第二版)

2022-11-15 见习记者 郭沛良 1 1 济源日报 c_90659.html 1 遵守“一米线” 守护“文明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