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副刊

直疑风物胜江南

◆张义敏

珠龙河位于市区北部,由发源于龙潭寺的龙河和发源于珍珠泉的珠河相汇而成,在玉泉街道亚桥居委会西汇入蟒河,全长约8公里。

在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我来到珠龙河和蟒河交汇处的迎春桥上。迎春桥建于七八百年前,当时在县城内先后兴建了规模较大的望春和迎春二桥,因迎春桥略逊于望春桥,亦名亚桥。

秋雨打湿了迎春桥,古老的青砖竖横叠垒,把窄窄的桥面高高拱起,过往的车辆如坐过山车一样,猛然升起又陡然落下。桥头的几棵垂柳,在秋雨中婀娜多姿风姿绰约。

逆流而上,但见岸边青青水草浸没水中,芦苇荡荡随风摇曳,菖蒲芊芊成带连片,重瓣棣棠花黄灿然。秋雨在河面上溅起,如无数颗珍珠在流动。

一会儿,我就来到济渎路上的珠龙河桥上,向南回望,上河城如一块巨幕横卧水波,轻烟笼罩着两岸的房舍。岸边的草丛中,三三两两的垂钓者,掩藏在一顶顶雨伞下,彩色的雨伞就像秋雨中盛开的硕大花朵。

河流是水鸟的故乡。野鸭在秋波中游弋,白鹭在秋雨中信步,鸟儿歘地从西岸飞到东岸,蝶儿在草丛里翻飞,令雨伞下的游人不由得驻足观赏。

珠龙河桥上游又有两座桥,三桥彼此相距几十米,中间那座水陆两用石桥建于20世纪60年代,东连西水屯,西连北堰头,桥下水流潺潺,往上河道折向西北,形成“S”形的湖面。北堰头南的桥呈南北走向,与石桥呈垂直状态。俯视桥下,柔柔的水草如绿色的纱巾在水中左右轻摆,素有“水上天堂鸟”美誉的水莲蕉,茎秆颀伟,蓊郁夹岸。上游不远处,便是古老的石板桥了。

修葺一新的石板桥斜跨在河面上,桥面被河水中的小岛断开成二桥。西边的桥为旧石所建,开石的锲痕依稀可辨,两层石板呈十字铺就,下层每块石板两头石肩刻陷,恰好卡在米余宽的桥墩上,上游桥墩截面尖峭,以减少水的阻力,足以证明古人的智慧。西边引桥的桥墩半空,一龙头昂首挺立,龙目圆睁,时刻注视着河水的涨落。东边的石桥为新石所建,两个桥面宽约5米,由每块重约千斤的青石两层铺设,铁制的蝴蝶燕尾榫把石板牢牢地铆在一起,铁制栏杆端立两侧,呈现出古代智慧与现代工艺的巧妙结合。

漫步在光滑的桥面上,凝视着盈满秋水的深深蹄窝和道道车辙,我仿佛听到锳锳的牛铃声、嘚嘚的马蹄声、辚辚的车轮声从远古传来,昔日石桥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繁荣景象顿时浮现在我的眼前。突然,一群野鸭砉地从桥下飞出,溅起朵朵水花,惊醒了我无限的遐想。

站在桥上环视四周,房屋、小桥、行人、湖水、芦苇、烟岚、水鸟……这一切,不由得使我想起宋朝富弼的《题龙潭》:“乱山深处一龙潭,竹削琅轩水泼蓝。更倚云岩构兰若,直疑风物胜江南。”

该桥是什么年代建造的呢?为什么要建造此桥呢?……一连串的疑问涌上心头。恰巧,一个中年男子撑着雨伞向桥上走来。简单的寒暄过后,我问此桥的来历。他指着南岸树林中的两通石碑,示意我到那里寻找答案。

碑文漫漶字迹难辨。在一人高的石碑正面,我仅认得几个字,背面阴刻:“管河老人李准”,“小甲”,“赵-、李锡、-玄、-李子高、张-”,“--头 段达鐫”等字。移步到两人高的石碑前,除碑额上的祥云纹尚清晰外,正文几乎一个字也看不清楚。细瞅,仅在正面左侧看到“--施--两”,我忽然明白此碑是座功德碑。

回到桥上,心中疑惑难解之际,见又一老者走上桥来。老者姓赵,北堰头人,今年75岁。据他介绍,北桥是前两年修桥时扩增的新桥,南桥实为原来的石板桥,几百年来,是沁孟温济(济东人)四县人去克井运煤的必经之路。以前河道靠南,不知何故修桥时北岸向北多挖了20多米,增建一桥。距石板桥上游约50米,曾有土堰斜跨两岸,聚水而起以浇南堰头、西水屯、码头、苗店等大片农田。

北堰头西北是新建的近百亩的月季园,大红、粉红、乳黄等多种颜色的月季,以不同的图案拼在一起,雨珠或悬花瓣或吊花柄或垂花叶,轻雾弥漫花园,诗意般的花径环绕在花丛中,几个游人在花间正拍抖音。嬉笑之中,一个游客说:“你们咋恁高兴哩?”一游客答:“生活在这个好时代,不高兴不中呀!”

珠龙河畔的碑子村北是连绵起伏面积千亩的牡丹园,园内有牡丹花海、马鞕草花海、粉黛乱子草等多个功能区。秋雨是挺水植物的舞伴,“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芦苇花飘逸灵动,袅袅婷婷,在萧萧落雨的秋天,勾起无尽的相思;“我有一池水,蒲苇生其间”,秋雨里的蒲苇带着纤细的忧愁,随河水绕来绕去,轻轻的柔柔的,目望不断;“时因笑语惊,鸥鹭入芦竹”,芦竹硕伟,密密实实,游人轻轻的脚步便会惊起水鸟没入芊绵的芦竹深处;“清姿水石间,相得不可无”,素有“花草四雅”的菖蒲长满了溪流两岸,生机盎然,柔韧滋润。除水草外,乱子粉黛草在秋雨中如梦如幻,紫色马鞕草在土坡上姿态妖娆,式样新颖的小桥隐藏在水草丛中,蜿蜒的花廊下有不少游人拍照……一幅江南秋雨图再次呈现在眼前。

秋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面对一路美景,我不由得感慨万千。

以前的珠龙河河道堵塞,污水横流。近些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建设“花园城市”为目标,东有蟒河公园,西有植物园,南有古轵生态园,北有牡丹园,新开建了济渎园、龙跃湖、龙腾湖、玉阳湖、龙泉湖等单湖面积数百亩的水上公园,对穿城而过的蟒河、湨河、珠龙河、苇泉河四条河进行了高标准治理,沿河布绿,沿河建园,沿河开发,建成一条条美丽的景观带和一座座惬意的娱乐场。今天的济源天地含象,日月贞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管走到哪里,眼里有画,心中有歌,心生滋润,幸福满满。

是啊,今天,每一个中国人,何尝不是幸福满满的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昂首阔步走进了新时代,迈向新征程,自信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笑脸上展现,自尊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眉宇间流露,自强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铿锵。我们对未来有无限的憧憬,我们的前途一定灿烂辉煌!

2022-11-11 ◆张义敏 1 1 济源日报 c_90532.html 1 直疑风物胜江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