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的措施取代“固化”的政策,既为未来更加灵活的供暖方式提供参考,也让居民生活更有“温度”
近期,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供暖季,各地纷纷采取有力措施,克服多方面困难,做好供暖工作,保障民生需求。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居民集中供热暂停和恢复供热指导意见》日前发布,明确冬日家中暂无人居住,经评估符合暂停供热条件的,可申请为家里暖气办理临时停暖。许多市民为这一举措感到暖心,称其为人性化之举。
在许多地方,供暖开启时间可否灵活安排,也成为很多居民关心的问题之一。目前,北方许多地区仍集中统计供暖数据,按年计算。其优点是节约能源、技术成熟、安全可靠,但也存在灵活性不足、不便暂停供热或恢复供热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流动性增强,有的房屋处于闲置状态,甚至面临无人居住的情况。对房主来说,“一刀切”政策不仅浪费能源,白白掏了供暖费不说,还可能发生漏水等状况。“供停自选”政策的出台,毫无疑问给市民更加弹性、更有人情味的选择。“灵活”的措施取代“固化”的政策,既为未来更加灵活的供暖方式提供参考,也让居民生活更有“温度”。
虽然相关文件惠民意义明显,但也应看到,北京此次出台的意见只是推荐性文件,仅供供热单位和居民协商参考使用。对部分家庭来说,申请暂停供热也是有门槛的。如果供暖设施不进行相应改造,仍难以按照新意见安排申请暂时停暖。另外,若供热方对“集中供热可暂停”积极性不高,居民申请暂时停暖也未必能实现。所以,要让惠民政策真正落地,调动供热方积极性同样重要。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处处细节的动态优化,是对精细化治理理念的生动践行,也是群众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源泉所在。近年来在供暖方面,各地暖心举措比比皆是。比如从固定日期供暖到根据气温提前供暖,从建立城镇供热网格化监管制度到完善供热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从“冬病夏治”专项整治到推广“管家式”微循环服务……一系列举措都彰显了惠民情怀。可以预见,随着城市治理逐步走向精细化,需要了解的民意诉求也会愈加多元,关系着民生“温度”的冬季供暖工作将更加考验政府管理水平。对供热这一重要民生服务,如何顺应民意和市场呼声改革,还需出台相关政策,破除利益固化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