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北京市文物局主办的2022北京公众考古季开幕式活动在圆明园正觉寺启动。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介绍了北京市2022年最新考古成果。自“2021首届北京公众考古季”启动以来,北京市完成考古勘探256项,勘探面积1670万平方米;考古发掘102项,考古发掘面积10.8万平方米。考古发现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中轴线、琉璃河遗址、新宫遗址、路县故城遗址、金中都、长城等的考古发掘。
中轴线的考古中,南中轴路考古取得重要成果,尤其是发现了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甚或更早)以来依次叠压的7条道路,明确了南中轴路的规制和工程做法,厘清了明清以来南中轴路的历史脉络,实证了中国自古以来“执中守正”的价值观,是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理念在北京的具体体现。
琉璃河遗址考古勘探工作在西周燕都城内新发现7处大型夯土水井和数处夯土建筑基础,城外新发现大面积西周居址。考古发掘出房址3座、墓葬5座,出土铜器、蚌器、骨器、石器、陶器等各类遗物170余件。已提取的青铜器包括鼎、簋、尊、卣、爵等容器,三角援戈、矛、短剑等兵器,成组车马器,人面形饰、组合人面形饰等装饰器。出土于D15M1902号墓葬的尊、卣、爵、觯、鼎内铭文基本一致,明确记载了召公奭亲自筑城燕都。太保(召公)筑城,证明了燕国与中原的密切联系,彰显了燕国在西周早期的重要地位。铭文中召公建燕的史实,填补了传世文献中关于西周封国都城建造记载的空白,明确了西周燕都最早的筑城者和建城时间,为北京地区三千年筑城史提供了文献证据。
丰台区新宫发现夏商周时期聚落遗址,由内外双重环壕围合而成。外环壕直径约150米,围合面积达1.7万平方米。环壕以内发现有房址、灰坑等。外环壕东南侧为墓葬区,且经过有意识规划。出土文物有陶鬲、陶甗和玉玦、金耳环、绿松石等。该遗址是一处以大坨头文化(相当于夏代晚期)为主体的环壕聚落,兼有早商和西周时期遗存。文化因素以本地土著文化为主,兼受中原地区和欧亚草原文化因素的影响。这是北京地区首次发现该时期带环壕的聚落遗址,对研究早期北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路县故城南城门遗址由门洞、道路和城墙夯土基址等构成。城门中部为西汉时期道路,北朝墓葬、唐代沟渠修建于西汉道路及两侧城墙基址之上,进一步明确了路县故城的使用、废弃历史。路县故城城郊遗址区两汉道路的发现对了解和认识城郊遗址区的范围与界线十分重要。魏晋时期窖藏是北京地区首次发现的最大规模的魏晋时期窖藏。东汉水井中发现的木、竹简牍在北京地区考古中尚属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路县故城后屯墓地考古发现了战国至明清时期墓葬千余座,尤以战国墓葬居多,墓主人多属下层贵族和平民。前北营墓地发现了以两汉时期墓葬为主的汉代墓葬群。城外墓葬区年代从战国至明清时期,各个时期墓葬数量的多寡与城址始建、利用和衰落的时间段基本吻合。
金中都考古发现了丰富的隋唐、辽金、明清时期遗存,为研究北京城由唐幽州、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到明清北京城的变迁提供了新材料,辽金时期道路、房址对研究辽南京、金中都城内街巷、里坊布局非常重要,出土的大量遗物见证了城内居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的具体体现,是展示、实证中华文明史、北京地方史的重要内容。
怀柔箭扣长城考古一定程度上复原了不同时期长城防御体系的样貌和发展变化,首次在敌台顶部铺房内发现明代火炕、灶址等生活设施遗迹,进一步丰富了长城遗存的文化内涵。发现的棋盘砖、炮台和旗杆墩等,丰富了长城附属设施的类型,提升了对明长城功能和明代戍边生活的认识。延庆柳沟长城发掘究明了明代宣府镇南山边垣实心敌台的建筑形制,出土的“万历二年题名鼎建碑”明确了营建时代,证明了长城防御体系由点状到连续性防御的发展、演变过程。延庆大庄科长城考古首次发现营建空心敌台开凿基槽的实例,也是第一次发现营建敌台前开凿自然山体的实例。昌平南口城、上关城首次发现了“半地穴式”铺房遗址,丰富了铺房类建筑的建筑类型,为寻找明中期乃至早期居庸关关址、复原关城布局提供了线索。
这6处重要发现时代跨度大、分布区域广,是践行“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和“先考古、后出让”理念的行动成效,是紧密围绕“一轴三带”开展考古工作的重要成果,完善了北京历史轴线发展的时间链条,进一步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交上了合格的北京答卷。(李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