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零零,丁零零……临近中午,疫情防控值班室的电话突然响起。
周末,谁会来电话呢?小李极不情愿地拿起了话筒。
“接到外地协查函,你镇居民侯某数天前曾与西安市新冠肺炎病例刘某同在高陵服务区做过核酸,被判为密切接触者。望尽快协查!”
疫情就是命令,耽误一分钟也许就多一份危险。
接到市里的协查电话,小李第一时间通知到了各村网格员。
“侯某是石板河村村民,货车司机,常年居住在市区。昨天中午,他因参加亲戚葬礼回到老家,事后一直暂留在家中,至今未出……”
“村里红白事已经提前报备,当天参与的人员均扫码并全程佩戴口罩。”
“桐树洼、柳树行、好汉坡、沙腰、白头沟等地可能也有亲戚参加了白事。”
小李汇总着一条条排查信息,心里忐忑不安。
“不要可能,我要具体的人员名单。一定不漏一人,再仔细排查,尽快上报!”看到有些网格员上报的模糊信息,她忍不住发起了火。
在农村,葬礼是一件大事。参加的人数会不会和上报的数字不符?侯某近3次核酸检测结果虽然均为阴性,但是他会不会擅自进入市区?相关村的疫情防控应急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万一出点纰漏该咋办?一连串的问题困扰着小李,让她感到心里没底。想着,想着,她慢慢理顺着思路。
走,到石板河沿线各村去看看情况。要事面前,小李没有丝毫犹豫。
13时30分,石板河村委办公室里一片繁忙。有人拨打电话排查参与人员;有人统计、核对、上报信息;有人协调物资准备后期的居家健康监测……疫情面前,所有人明白,禁足虽苦,但能赢得生命的重建。风雨过后,阳光依旧灿烂。
“按规定,此次参与葬礼的人员必须居家健康监测数天,其间,还得上门免费做几次核酸检测。村网格员每天都要督查落实具体情况。”
“近期,所有干部不得请假外出,务必全员在岗。”
“村组干部一定要注意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的衣食住行。坚决不能外出!”
定了干,干就干好干实。小李和镇里的同事们不停地落实着各种管控措施。
随着排查的不断深入,参与葬礼的人员名单渐渐清晰:桐树洼6人,好汉坡1人,石板河37人,沙腰1人,白头沟2人,小东沟1人。
每条信息都要再重复核查几次,每名参与人员都要有详细的居住地址和联系方式,这点务必准确无误,这也是为日后的核酸检测做好准备。小李强调着工作纪律。
15时左右,侯某被转运至党校集中隔离管控点。
“李主任,吃点饭吧。中午你都忘记吃东西了。”
“40多人今天必须居家健康监测。干完活,我请大家吃饭!”
事必躬亲,这么多人居家健康监测不是小事,更应如此。
“老武家的门必须落锁!”
“小红家里没电,得另找监测点。”
“张婶家的米、面、油不足,得再多备点。”
“大叔,你老得听话,别担心秋收,有啥困难咱们一起解决,特殊时期可不敢乱跑。”
“关键时刻,村里的大喇叭也要不间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每检查一户,小李的本子上就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群众的需求。
拉好室外警戒线;落锁、张贴好防控封条;准备好相应生活物资,按时做好核酸检测。小李的心里觉得只要坚持做到“四好”,居家健康监测人员自然就无后顾之忧。 每一户,她都认真落实着。山高路远,群众居住分散,一户又一户,一村又一村,虽然有点浪费时间,但她心里感觉踏实了许多。
夜幕悄悄降临,小李和同事们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