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是一个跨越历史的维度。
十年,是一段砥砺奋进的历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银行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这十年,中国银行济源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锚定建设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愿景,加快构建“一体两翼”战略发展格局,书写了推动济源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2013年开办全市第一笔非英语语种保函;2015年办理全省第一笔集中汇总征税保函业务;2016年成功办理济源第一个PPP项目——济源市污水处理PPP项目;2018年成功办理全省首笔中银票e贴业务;2019年落地全市首家园区卡项目;2022年办理全省首笔债券逆回购业务,落地全省同业首笔挂钩SOFR的“美元贷款+美元外币利率掉期”业务……
从2012年到2022年8月末,中国银行济源分行本外币存款余额从40亿元到93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从40亿元到70亿元……
十载乘风破浪,中国银行济源分行全体员工始终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围绕总分行战略部署,持续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行;大力实施“八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贯彻落实稳经济大盘措施,主动服务重点项目、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发挥金融报国职能,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党建引领 全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从1991年成立党支部到2006年成立党委,中国银行济源分行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面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强化管党治党责任,走好改革发展“赶考路”,让高质量党建为高质量发展举旗定向、领航拓路。
打好“组合拳”,经脉强健焕发组织活力。在中国银行济源分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员工将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牢记中管金融企业的根本定位,心怀“国之大者”,切实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建工作和经营管理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将经营业绩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行,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十年来,在党建引领下,中国银行济源分行各项业务名列四大行第一梯队。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国银行济源分行人民币存款时点余额和新增额市场份额均保持四大行第一。
浇灌“金融活水”,滋润乡村振兴沃土。金融是经济的血脉,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中国银行济源分行深入开展“习习春风”扶贫宣传,为6000多户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为多位贫困学生发放爱心捐赠资金;常年坚持“慈善一日捐”活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慈善捐款,近6年捐款10万余元;深化精准扶贫工作,近4年实现消费扶贫40万元;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截至2022年8月末,涉农贷款余额1.5亿元,主要包括水利、环保、种业、肥业等行业……中国银行济源分行以扎实的工作成效践行了一个国有大行的责任与担当。
织密“赋能网”,组织建设与队伍建设同推进。中国银行济源分行不仅在全市金融系统率先成立党委,而且不断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截至2022年8月底,中国银行济源分行设立基层党支部13个,党员人数88名,占全行员工人数的49%,实现基层网点负责人党员全覆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汛救灾工作中,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冲锋在战斗第一线,有效保障了人员安全和银行的正常运营。十年来,中国银行济源分行全行员工,凭着“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永不自满、勇争第一”的精气神儿在济源这片热土上摸爬滚打,披荆斩棘,创造了无数的奇迹,斩获了无数的荣誉。
从2011年12月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十年来,中国银行济源分行连续四次成功通过全国文明单位复检,被示范区管委会评为“2019年度支持济源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单位”、“2020年度目标考核优秀单位”、“2021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先进单位”。
改革创新 全面打造金融服务“中行名片”
金融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找准着力点,精准发力。多年来,中国银行济源分行聚焦济源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着力让金融资源配置与济源本地经济产业紧密契合。
加大力度,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济源工业化水平超过70%,是全国最大的绿色铅锌冶炼基地和白银生产基地,是河南省重要的钢铁、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基地。十年来,中国银行济源分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导向方针,成立重大项目推进领导小组,紧盯“三个一批”及市重点项目清单,建立“公司、风险并行作业机制”,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所有授信项目落实、落细、落地。从豫光集团、金马集团、济钢集团到万洋集团、恒通集团,再到清水源、富士康,从北控污水PPP项目、北控制水到腾飞市政PPP项目、南太行旅游公路项目、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再到四大园区建设、城投平台非标资产业务、济源植物园专项债项目等,中国银行济源分行累计支持示范区重点企业近200户。截至2022年8月末,中国银行济源分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达29.47亿元。同时,该行重点围绕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8月末,绿色信贷达12.18亿元。
精准滴灌,护航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十年来,该行充分利用省行结算贷、科技贷、税务贷等“十大产品”开展业务,持续开展“百行进万企”“万人助万企”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行长进万企”、线上银企对接会等活动,严格落实“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形成“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以赴助力稳住经济大盘;连续3年邀请济源企业参加中国银行与河南省政府举办的“工商企业跨境投资与贸易洽谈会”,搭建济源企业与外商沟通的桥梁。2019年,中国银行济源分行与济源市科技局配合成功续作全市首笔“专利贷”项目,为某企业授信400万元;2021年、2022年分别举行“科技贷、专利贷”产品宣讲,向小微企业宣传国家普惠金融政策和该行授信产品。截至2022年8月末,该行普惠金融银监口径贷款余额50827万元,考核口径贷款户数357户。今年以来,该行扎实开展减费让利工作,截至8月末,共承担评估费、抵押登记费、保险费26笔,共计38.64万元;加大对济源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8月末,通过科技贷为4家企业合计授信2580万元,通过专利贷为9家企业合计授信6315万元,通过专精特新贷为1家企业合计授信200万元……
用心用情,持续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多年来,中国银行济源分行深耕居民日常生活切实所需,不断加强信贷投入,持续加大住房贷款投放力度,积极落实个人住房贷款优惠政策,满足居民个人合理住房贷款需求。截至2022年8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5.92亿元。同时,该行通过发挥消费金融服务特色,立足不同客户群体需求,打造“中银E贷”“随心智贷”“启航贷”等重点产品,提振消费信心,截至2022年8月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6479万元;积极做好服务新市民工作,全力落实新市民住房保障,帮扶新市民稳定就业,加强对新市民的健康保护,切实提升新市民群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优化社保卡客户服务工作,配备社保卡换发卡一体机、便携式移动柜台,还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全力纾困,金融支持“稳外贸”。中国银行济源分行外贸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丰富的发展,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参与主体和类型日趋丰富,产品不断完善,外汇体系愈发充实。今年以来,该行成功办理全省首笔债券逆回购业务;落地全省同业首笔挂钩SOFR的“美元贷款+美元外币利率掉期”业务。同时,中国银行济源分行利用海外联动优势,为企业续作人民币海外代付4349万元,美元海外代付1005万美元,并同时为企业办理远期购汇业务,降低企业汇率风险;为境内进出口企业办理汇出汇款融资1989万美元。
阔步向前 全面助力济源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勠力同心十载路,满程风雨满程歌。
作为国有大行,十年来,中国银行济源分行始终致力于为社会谋福利、为国家求富强,自觉践行“共同富裕”大行责任担当,以金融力量增创民生福祉、助推社会进步。
——“中银慧投”365天监控全球市场、7×24小时不间断分析金融产品、360度全方位量身定制资产配置方案。
——全力构建“金融+”场景生态圈,打造跨境、教育、体育、银发等重点场景,提升客户触达和服务能力。
——深化智慧运营与网点转型,深刻改变网点经营面貌,重塑发展模式,实现“两提升”和“两增强”。
——坚持手机银行“一把手工程”,优化手机银行界面设计和功能模块,让用户可以查看行业资讯、进行话题互动、掌握市场实时动态,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分类展示和智能推荐服务。
——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养老金融服务,提升适老服务水平,打造银发特色场景。
截至目前,中国银行济源分行个人贷款总余额11亿余元,共投入运营依附式自助设备15台,离行式自助设备13台,智能柜台22台、助农支付点35台,场景建设涉及医院、学校、园区等多个领域,为改善济源人居环境、提升济源城市形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中国银行济源分行将继续贯彻“融通世界 造福社会”理念,着力提升金融供给,把稳经济大盘作为主攻方向,坚持重大项目沟通协调,加大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贷款等投放,持续加强绿色金融、乡村振兴和民生保障服务,发挥专业化优势,全面融入济源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