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打好秸秆禁烧“组合拳”

见习记者 郭沛良 通讯员 曹艳会

目前,秋收工作有序推进,秸秆禁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示范区多措并举,保持高压态势,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工作,确保田间“零火点”。

10月14日,记者在克井镇北社村看到,一辆大型收割机正在田间作业。玉米秸秆被打碎,直接还田。

“这是我们今年购置的新型收割机。机器将玉米脱皮,下方的旋耕器会同时工作,将秸秆打碎,实现秸秆还田。”农机手王杰表示,现在这种秸秆还田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农户欢迎。

在中樊村,秸秆利用则是另一种场景。伴随着机器轰鸣声,青贮收割机和运输车在田间齐头并进。玉米连同秸秆被粉碎后“抛”至运输车上,然后被运往奶牛养殖场进行青贮。

“今年,我们合作社和周边几个奶牛养殖场达成6万吨的订单。我们从9月15日开始收割,目前收割工作接近尾声。”鹏锦翔农资专业合作社社长卢鹏表示,这种方式既避免了秸秆焚烧,又增加了农户的收入,还满足了附近奶牛养殖场的饲料需求,实现了玉米秸秆变废为宝。

近年,示范区越来越多的农户采取秸秆还田、青贮等方法,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改进牲畜饲养方式、发展循环农业的关键措施。目前,示范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

在全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的同时,示范区还积极采取“人防+技防”模式,助推秸秆禁烧工作落细落实,力争实现卫星遥感“零火情”。目前,示范区已构建起市、镇(街道)、村(居)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发动网格员严格推进秸秆禁烧工作。

“现在,我们手机24小时开机,不定时进行田间巡逻,保证不冒一缕烟、不点一把火,安安全全过‘三秋’。我们还制定了应急方案。如果发现火情,我们就会立即出动水车等进行灭火。”克井镇酒务村党支部委员李向雷说。

在济源蓝天卫士监控室,“千里眼”24小时不间断对全市秸秆禁烧情况进行监管预警。据了解,目前,全市蓝天卫士监管系统安装了301个摄像头。如果发现火情,系统就会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值班人员会立即对火情进行研判、处置。今年系统升级后,效率更高、处置更快、误报率更低。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监管,加大巡查力度,切实做好宣传引导,全力以赴打好改善空气质量百日攻坚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高文红说。

2022-10-19 见习记者 郭沛良 通讯员 曹艳会 1 1 济源日报 c_89583.html 1 打好秸秆禁烧“组合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