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到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再到阿尔及利亚一号通信卫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建造”被印在项目所在国纸币上。这折射出“中国建造”在当地政府和民众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放眼世界,各国发行的纸币上印的大多是当地人心目中举足轻重的人或物。“中国建造”能“登”上多国纸币,足以印证这些中外合作的项目与成果在当地赢得口碑。长期以来,中国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插上翅膀”。共同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中国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中国建造”正助力多国推进互联互通。肯尼亚智库“跨地区经济网络”近期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过去15年,中国在非洲实施的路桥等基础设施合作项目正在“真实可见地”改变非洲地貌,帮助非洲国家推进互联互通建设和市场融合。目前,“一带一路”旗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主要架构正在形成,一批标志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铁路方面,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雅万高铁、中泰铁路建造稳步推进。公路方面,中巴经济走廊“两大”公路顺利完工并移交通车,中俄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界河公路大桥开通……泰国《亚洲时报》网站近日刊文指出,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工程建造和技术能力。
“中国建造”坚持创新引领,为合作方发展“计长远”。本着对各国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中方在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电力等合作项目的时候着眼长远,发挥新技术优势,对接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规则、标准和最佳实践,统筹推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让共同和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自2017年“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动以来,中国与相关国家开展合作,一批为未来而生的创新项目接踵而至。卡塔尔面额10里亚尔上的卢赛尔体育场是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是世界同类型中跨度最大、最复杂的索膜结构体系建筑;在阿尔及利亚面额500第纳尔纸币上出现的由中国研制和发射的阿尔及利亚一号通信卫星,可以覆盖该国全境,为偏远地区民众提供通信服务。阿尔及利亚经济学家法里斯·马斯杜尔说,这“体现出中阿两国合作已达到重要的战略水平”。
“中国建造”助力发展中国家减贫,为其注入持久动力。根据世界银行预测,共建“一带一路”有望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带着特别温度的“中国建造”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为当地民众带去希望。在非洲,中国建造水利基础设施、职业技术学校、社会保障住房等,打造农业合作示范区;在拉美,中国建造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帮助当地民众摆脱贫困。中国参与的多种形式减贫合作,给当地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最终消除人类贫困贡献中国力量。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本着开放、绿色、廉洁理念,追求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中国建造”将继续贡献中国力量,分享中国智慧,携手各国朋友和伙伴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