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济源:创新赋能产业优势再造

河南日报记者 樊霞 成利军

从一块铁矿石,到一个用特殊钢做成的汽车零部件,从表面看这是从原料到成品的“蝶变”,实质上却是科技创新力推传统产业实现优势再造的标志。

10月3日,在济源钢铁集团展厅内,顺着半个世纪的时间足迹,记者看到两条红色的发展脉络在企业的坐标图上交替上升,一条是由铁到钢到材,由建筑钢向普通钢再向优特钢再向中高端优特钢的产品线,一条是由最初土法炼钢的“小铁厂”到现在跻身中国优特钢企业第一阵容的企业发展线。

董事长李玉田介绍,这两条线充分体现了济钢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立足创新驱动而闯出的一条传统产业实现优势再造的新路径。

依靠“小钢铁”等“五小工业”起家的济源,经过长期资本和要素高速投入,逐步形成了以钢铁、有色、化工等为主的优势传统产业体系,并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但随着新兴产业飞速崛起,部分传统产业风光不再。如何推动传统产业破茧化蝶,涅槃重生,成为济源需要填写的时代“新答卷”。

“打造最优创新生态、构建四级创新体系、发展前沿创新产业,这就是我们推动传统产业实现优势再造的‘三驾马车’。”济源示范区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李军华为记者详解了这“三驾马车”的动力所在。

为打造最优创新生态,济源分别实施了惠企政策扶持、体制机制优化、科技创新服务等“三大工程”,构建起了完备的科技政策支撑体系;深化改革科技管理,率先在全省引入科技计划项目委托第三方全程管理模式;定期开展科技政策宣讲,实现了规上企业政策宣讲服务全覆盖;加大财政支持,每年投入近2亿元用于激励企业科技创新。

济源持续构建以先进新材料研究院为依托、以企业创新主体为引领、以重点实验室为基础、以科技成果转化为载体的四级全链条创新体系,从而在关键技术和关键材料上不断实现重大突破,多数成果转移转化弥补了国内空白。

截至目前,济源已建成国内唯一的纳米杂化材料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建成了中原地区唯一的纳米材料产业园,建成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国白银城,建成了我省机械制造行业的关键零部件用钢的主要供应基地,5G+智慧钢铁成为首批省级应用场景示范项目……

为着力发展前沿创新产业,济源实施了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等专项行动,即在传统产业大力开展高端化、绿色化等“四化改造”;持续孵化电子信息、纳米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聚焦于未来产业提前布局,正积极打造全省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区。

依托有色产业,发展铟、镓等高纯金属以及碳化硅等二代、三代半导体材料,一批光电子项目即将落地;依托能源产业,加快氢产业和碳捕集工程发展;依托白云实业的生物科研,向基因工程领域进军;依托优克电子等电子制造企业,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济源未来产业的发展蓝图绘就。

科技无界,创新无疆。在传统产业实现优势再造的新赛道上,“三驾马车”推动济源不断跑出“加速度”、增长“新动能”、释放“新红利”——从2017年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居全省第一方阵、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居全省第一方阵、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速连续居全省第一、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居全省第二。

(原载于10月6日《河南日报》)

2022-10-10 河南日报记者 樊霞 成利军 1 1 济源日报 c_89277.html 1 济源:创新赋能产业优势再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