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聂海胜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毅然报名参加航天员选拔,从1500多名优秀空军飞行员中脱颖而出。1998年,他光荣地成为我国第一批航天员。24年来,他始终牢记“为祖国出征太空”的初心使命,保持“听从召唤任挑选”的军人本色,坚持刻苦训练,时刻准备着,先后3次受命备份、3次领命出征,圆满完成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用遨游太空的壮丽航迹书写对党的无限忠诚。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聂海胜位列首飞梯队,却与飞天梦擦肩而过。面对提上日程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他暗下决心:继续努力,绝不放弃!随后,他争分夺秒,全身心投入选拔训练,几乎没有踏出过北京航天城,夜里12时前没有睡过觉,在模拟舱里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连周末也不休息。历经无数次训练,他对成千上万个数据了如指掌,熟练掌握了所有飞行程序及操作规程。在备战任务的关键阶段,聂海胜母亲突发脑溢血昏迷,组织特批他回家探望。他仅回家3天就返回投入训练,用行动展现了“宁可愧对家庭,绝不愧对祖国”的大爱情怀。在不久后的单项考核中,聂海胜考出了整个考核中难得一见的满分,以优异成绩入选神舟六号乘组。2005年10月12日,聂海胜与同乘组航天员踏雪出征、首战太空,实现了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重大跨越。
2011年,聂海胜晋升少将军衔。此时,他早已获得众多殊荣。但他一次次将成绩清零,参加乘组选拔。他常说:“飞行是我的职业,我的使命。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因使命而光荣。只要我还能飞,就要做好一切准备。”2013年6月,聂海胜凭借过硬的素质、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术,光荣入选神舟十号乘组,担任指令长,带领两名新战友再次出征太空,手动控制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交会对接,同乘组航天员开展太空授课,用航天人特有的方式让全国青少年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
两度飞天归来,初心始终如一。作为航天员队伍里最年长的人,正常情况下人的生理功能都在衰退,聂海胜却用坚定的信念和超常的训练对抗“自然规律”,和其他年轻航天员一样参与共同的科目训练,挑战相同的训练难度。他身穿160公斤左右的水下训练服,在深水里一练就是6个多小时;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承受8倍于自身重量的压力,面部肌肉严重变形、呼吸异常困难,圆满完成以空间站基础理论、出舱操作、故障处置为重点的8大类100余项训练,在航天生理功能的骨骼代谢、心肺和心血管功能等方面始终保持在优良等级。
2021年6月,57岁的聂海胜三入太空。面对空间站任务在轨飞行时间更长、操控难度更大、挑战考验更多的情况,他和乘组其他同志密切配合、精细操作,顺利完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任务,严密组织2次累计13小时的空间出舱活动,在轨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在轨维修等空间站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的目标,夺取了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重大胜利。
聂海胜用24载造就了三度飞天的壮举,成为首位在轨100天的中国航天员,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以实际行动兑现了他“一心只为飞天,一生只为飞天”的庄严承诺!面对艰巨繁重的空间站运营阶段各项任务,他坚定表示:“我的初心是出征太空,使命是圆满完成任务。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就义无反顾做好一切准备,随时接受挑选,为祖国出征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