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俗称蔫巴病、千日病、懒汉病等。

二、布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主要是由患了布病的羊、牛、猪等家畜传染给人的,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传染。

三、人是怎么被传染的?

1.经皮肤黏膜接触传染 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染。

2.经消化道传染 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受染。

3.经呼吸道吸入病菌污染的环境形成的气溶胶而受染。

这三种途径在流行区可两种或三种途径同时发生。

四、哪些人容易患布病?

人类对布病普遍易感。但从事畜牧业、屠宰业、养殖业、皮毛加工、兽医等行业的人群,是患布病的高危人群。

五、得了布病有哪些表现?

布鲁氏杆菌侵入人体后,经过1~3周或更长的时间才发病,少数可达数月或一年以上才发病。发病时全身困倦、四肢乏力,全身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反复发热,体温可达39℃~40℃,午后加重,次日早晨体温逐渐下降,多汗,特别是晚上或凌晨退热时大汗淋漓,个别人会出现肝脾肿大、淋巴结和睾丸肿大,女性有卵巢发炎、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的症状。

六、如何预防控制布病的流行?

布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传染病,预防布病的主要措施有:

1.对饲养的牲畜及时进行疫苗免疫,是预防畜间布病最效、最彻底的方法。免疫要年年坚持,而且免疫率要高,不能出现空白。

2.引进牛羊时,一定要搞好检疫,防止引进患了病的牛羊。如果牛羊已经得了布病,要及时淘汰、屠宰,并对病畜用过的棚圈进行严格的消毒、净化。打扫牛羊圈时,要戴口罩,防止吸入含有布氏菌的灰尘。

3.患布病的牛、羊最常见的表现是流产,对牛、羊流产的胎儿、胎盘要深埋或焚烧,不能随地丢弃,更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接羔、处理流产胎羔时,要带上胶手套,处理完要用消毒剂洗手,并对流产物污染的地方用生石灰或消毒剂进行消毒。

4.皮毛和屠宰病畜所污染的场所,也应严格消毒;加强对水源、粪便、牲畜的管理,避免水源污染。

5.喝牛奶、羊奶时,要煮沸后饮用。病畜肉应高温处理,吃涮羊肉时,要把肉煮熟煮透了再吃。

6.饭店、家庭用的菜刀、菜案,要生熟分开;切了生肉的刀、案要用热水消毒,避免污染其他餐具。洗碗用的抹布如果擦了切肉的刀、案,再去擦碗,就能传染布病。所以,抹布也要有两块,一块擦生肉刀案,一块擦熟肉刀案。

7.饲养牛羊、接羔、挤奶时,必须穿工作服,工作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随穿随脱,定时消毒。挤奶后必须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2022-07-21 1 1 济源日报 c_86036.html 1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问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