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国内外疫情以及俄乌冲突影响,济源外贸经济发展有一定程度下滑,企业发展遭遇瓶颈。为扭转当前不利形势,济源海关精准分析、对症下药,出台《济源海关关于落实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工作的实施意见》,从畅通物流通道、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减税降费、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等十个方面出谋划策,为济源外贸发展保驾护航。
真情帮扶,助力企业拓展外贸业务
“在济源海关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很快就完成了进出口资质的手续办理,现在我们可以跟国外的客户直接合作,进行订单式生产。”7月18日,济源锦田种苗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培忠兴奋地说。
因为疫情影响,今年5月份,锦田种苗有限公司产品国内销售受阻,所以急需打开国际市场。济源海关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给予热情指导,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助企纾困问题清零机制,选派技术骨干成立“一对一”帮扶小组。主管领导带队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手把手”帮助企业修改营业执照,办理对外经营者备案证、外汇账户开设等相关资质。
不到一个月时间,该企业就获得了进出口收发货人备案、进口种苗隔离场备案等相关资质。
减税降费,切实减轻外贸企业负担
面对国外疫情扩散和局部战争造成的有色金属进口原材料价格非理性波动的不利局面,济源海关综合运用海关统计分析及原产地规则,帮助企业精准选择原材料进口替代国,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上半年共出具原产地证书478份,为企业减免进口国关税约1174万元。
针对辖区特色加工贸易产业开展精准帮扶,设立加工贸易手册155份,备案金额52.55亿元,对符合条件的加工贸易企业免予担保,对因疫情造成加工贸易手(账)册超期核销的进行风险提示,予以适当延期;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