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月荣 通讯员 赵丹阳 刘佳林 赵向新
坚守专卖立法的初心,是做好烟草工作的根本;维护专卖立法的宗旨,是做好烟草工作的使命。
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烟草专卖法,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公布,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确立了烟草专卖制度。
历史镌刻着奋斗的辉煌,也指示着未来的方向。在烟草专卖法施行30周年之际,回顾专卖立法历程,必须铭记立法初心宗旨,进一步汲取奋进前行力量。
30年来,济源市烟草专卖局依法履职、担当作为,坚持以烟草专卖法为准绳,全面推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生产经营,谱写了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奋斗篇章。
30年来,济源市烟草专卖局高擎利剑、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烟草、公安、交通、邮政等部门联合监管优势,形成了专业突出、保障有力、高效联动、成效显著的新型治理模式,构筑了打击涉烟违法犯罪行为的牢固防线。
30年来,济源市烟草专卖局靠前服务、深化改革,积极创新市场监管模式,持续深化诚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各个环节在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上阔步前行。
3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蜉蝣天地、沧海一粟,而对于济源烟草而言,变化却是日新月异的。
济源烟草系统上缴税金从“八五”期间的370万元增加到“十三五”期间的68194万元,增长183倍;2021年上缴税金13348万元,稳定位列全市各类企业前15位。
“十三五”期间,累计查处涉烟违法案件1802起,查获违法卷烟3.58万条,案值384.7万元,刑拘34人,批捕28人,判刑34人,有力维护了济源市场一方稳定。
烟农售烟收入从“八五”期间的2317万元增加到“十三五”期间的14184万元,增长5倍;2005年我市启动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以来,烟草行业累计投入补贴资金6100余万元,建设烟基项目2783件;“十三五”期间,累计为烟农投入各类烟用物资补贴资金1806余万元;2021年烟农收入累计2946万元,户均达6.65万元。
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站在烟草专卖法施行3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济源烟草系统始终坚持立法宗旨、不忘专卖初衷、牢记职责使命,用更好的发展实绩证明专卖立法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部门协作: 筑牢打假打私“防护网”
“‘3·28’利用互联网销售假烟网络案件是近年来济源市烟草专卖局破获的涉案案值巨大,辐射范围极广,影响深远的典型案例。”济源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2015年11月,济源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接到消费者举报,称其通过微信购买了2条“硬中华”,因大幅低于市场零售价,怀疑是假冒卷烟。执法人员及时取得涉案卷烟样品,经检测确定为假冒卷烟。
为了获取证据,执法人员经过连续近一个月的跟踪监控,初步掌握了嫌疑人的违法事实。
调查发现,此案涉及多省,涉案金额较大,济源市烟草专卖局结合公安部门迅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专案组,对此案进行立案侦查。在案件侦办过程中,专案组多次向省烟草局和公安厅汇报案件进展情况,得到了省烟草局和公安厅的大力支持。
在省烟草局和公安厅全面细致的安排指导下,专案组通过技侦、网监等大数据的分析应用,紧抓“人、财、物”3个核心要素,全面收集固定各环节犯罪嫌疑人交易记录,追根溯源,最终查清了犯罪主干网络,锁定了重点涉案人员。
经过严密监控和艰苦跟踪,2016年7月11日,专案组成功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2016年11月25日,公安部、国家烟草专卖局将此案列为部级督办案件。经后续深入侦办、审理,2017年11月,济源市人民法院依法对此案6名嫌疑人以非法经营罪分别判处一年五个月至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3万至20万元不等的罚金。
“3·28”案件是一起以广东、福建两省为假冒卷烟生产和销售源头,以互联网为联系媒介,通过微信支付和银行转账,利用物流渠道向全国销售假冒卷烟的集经销、运输、分销、零售为一体的典型的网络犯罪案件。涉及湖南、湖北、云南等25省86地市,查证涉案金额1800余万元,涉案往来资金1.2亿元。
2017年以来,济源市烟草专卖局先后侦办了“7·18”“11·30”“9·23”等多起涉烟网络案件,涉案金额均达数百万元。一系列重大网络案件的成功告破,有力彰显了公安、检察院、法院、烟草四部门严厉打击制假售假、非法经营等涉烟刑事犯罪活动的坚定决心,集中体现了烟草专卖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坚定立场,严厉打击了各类涉烟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力维护了我市卷烟市场秩序。
“放管服”改革:
争做优质服务“排头兵”
“本以为跑几趟才能把证拿到手,想不到只用了5天,烟草专卖局就把许可证送来了, 这种服务态度,真中!” 说起烟草专卖局的服务,零售户王满花连连称赞。她的办证经历,正是济源市烟草专卖局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便民水平的一个缩影。
济源市烟草专卖局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拓宽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渠道,宣传推行线上申请、受理、审批等新模式,精简办事环节,优化办事流程,提供送证上门服务,新证办理时间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变更、延续、停业等许可事项已全部实现当场办结,全面推动行政许可办理从“最多跑一次”向“零跑腿”转变。
济源市烟草专卖局还积极开展预约办、弹性办等便民办证方式,深入推进建立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好差评”制度,由申请人对行政许可工作进行评价,广泛征求行政服务意见建议,进一步提高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质量。
针对残疾人、低保户等社会特殊群体,济源市烟草专卖局在降低办证门槛的同时,还主动提供上门宣传、材料收取和送证上门等服务,做到服务“零距离”。
近年来,济源市烟草专卖局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多次获得全市“文明窗口”“雷锋岗”等荣誉称号。
诚信等级建设:
构建规范经营“新标杆”
走进位于黄河大道的沁园华城烟酒超市,只见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AAA级诚信等级赫然醒目,清晰显示着诚信等级、服务人员信息等,顾客能够明确了解门店的诚信经营情况。
近年来,济源市烟草专卖局大力推进卷烟零售商户诚信等级体系建设,实行量化积分、计算方式、计分周期相结合的办法,根据守法守规信息,将全市辖区内2870余户商户分为“AAA、AA、A、B、C、D”6个档别;根据守约守信信息和经营活跃度,分为“四、三、二、一、零”5个级别,按照统一标准和程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动态管理的方式综合评价卷烟零售商户的诚信等级,全面反映商户的诚信经营情况。
“通过‘诚信示范户’评选活动,选树卷烟零售商户诚信经营标杆,有助于商户打造诚信口碑,提高自律意识,从而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守信、重信的经营氛围。”济源市烟草专卖局相关人员向记者介绍。
“我的店是AAA级诚信户,烟草专卖局开展诚信等级评定,把诚信等级公示出来,顾客一目了然,知道咱诚信经营,到店里来的也多了,生意也好了。”诚信经营户刘国林说。
济源市烟草专卖局还多次组织卷烟零售商户召开诚信教育培训会,讲解典型案例,以案说法,明确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措施,宣传“诚信守法经营,人人赞扬;失信违法经营,处处受限”的理念,进一步助推诚信社会建设。
“APCD工作法”:
用好智慧监管“金钥匙”
“通过最近的网络数据分析,沁园路上有家店的卷烟购进量相比前两个月不太正常,咱们多关注这家店……”
在济源市烟草专卖局稽查队,大家正在开会分析近期的烟草零售市场。
济源市烟草专卖局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创新监管方法,使用“APCD工作法”,带着问题上市场,完善“网上数据分析、信息筛查对比、明确检查对象、科学制定计划、现场实施检查、结果分类处理”的工作程序。
通过分析锁定异常零售商户,科学合理的安排检查计划和线路。对违法嫌疑较大的检查对象进行重点检查;对数据正常的守法零售户则免于检查或大幅降低检查频次。以“信息驱动、精准监管”为导向,将分析、计划、检查、处理4个环节有效结合,其中对AAA、AA、A档守法商户,以普法宣传为主;对B档商户,以警示教育为主;对C档商户,以日常监管为主;对D档商户,以重点监管为主,实现零售终端的有效管控。
稽查员在进行市场监管的同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讲解相关法律、张贴警示标语等方式帮助零售商户更好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监管的同时更要做好服务。
“‘APCD工作法’,变‘全面监管’为‘针对性监管’,提高了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提升了监管效率。”济源市烟草专卖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电子烟监管:
撑起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守护伞”
2022年6月9日,在位于文昌路的济源市启动电子产品经营部,济源市烟草专卖局的工作人员为店主送来了电子烟零售许可证,这是济源发放的首张电子烟零售许可证,标志着济源市电子烟行政许可拉开序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国家烟草专卖局及河南省烟草专卖局相继出台《电子烟管理办法》和《河南省电子烟零售点布局规划》。济源市烟草专卖局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局、省局关于做好电子烟零售许可证办理工作的相关要求,对全市前期摸排登记的电子烟零售商户进行全面梳理、建档造册,并通过发放资料、进店宣传、媒体介绍等形式,认真做好电子烟零售商户政策宣贯与许可证办理培训指导,确保电子烟零售许可审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同时,济源市烟草专卖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联合市场监管、教育、公安等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要求电子烟经营主体落实在柜台醒目处张贴警示标语,落实身份证核验等相关规定,严肃查处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我一定会严格按照烟草专卖局的相关要求,遵守法律法规,合法经营,规范经营。”电子烟经营户徐涛说。
下一步,济源市烟草专卖局将继续依法依规做好电子烟零售许可审核发放工作,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引导电子烟零售户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经营,促进电子烟市场治理向法治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截至目前,济源市烟草专卖局已审批发放电子烟零售许可证22份,查处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案件3起,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格市场监管和案件查处,全面履行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责任。
法治宣传:
营造健康发展“软环境”
近年来,济源市烟草专卖局以法治烟草建设为抓手,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三个依法”工作水平。
坚持法治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健全法治宣传教育领导组织,制订领导干部学法述法、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普法责任清单等制度,加大普法经费保障,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
坚持法治教育与创新形式相结合。通过党组中心组学法、举办法律专题培训班、法律法规知识测试等活动,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意识;利用消费者权益日、烟草专卖法颁布日、宪法宣传日等时间节点,采用新媒体、网络、报刊、版面等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面向社会群众、消费者、零售商户和烟农广泛开展宪法、民法典、烟草法律法规的政策宣传,营造普法依法治理良好氛围。
坚持法治教育与服务群众相结合。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结合专卖执法、市场走访、烟叶收购的工作特点,组建法律宣讲服务队,开展送法进乡村、进烟站、进网点活动,积极培树法律明白人,引导经营者懂法守法。在“七五”普法期间,济源市烟草专卖局获得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普法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下一步,济源市烟草专卖局将深入落实示范区、省局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部署,坚持循法而行、依法而治,把烟草专卖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烟草市场秩序稳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