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组织召开人民代表大会7次、常委会会议45次、主任会议101次,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99项,组织开展执法检查42次、视察调研121次、专题询问1次,为上级人大46部待立法规提出修改意见,备案审查157件规范性文件,依法作出决议决定144项,选举、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人民陪审员753人次,督办代表议案建议863件,票决市、镇两级民生实事166件,圆满完成市十四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济源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更高站位把牢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全力推动党委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三大攻坚战等重大战略。
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作用。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请示报告160余件次。
二、坚持依法正确有效监督,以更大力度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着力促进经济稳健发展。突出“六稳”“六保”“项目为王”、创新驱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着力推动战略决策实施。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产城融合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开展调研并督办议案建议。
着力强化财政预决算监督。强化重要资金使用专题监督,替人民管好“钱袋子”。
三、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更严法治护航济源和谐稳定
维护宪法权威,开展法律监督。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检查42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
健全监督机制,维护法制统一。备案审查157件规范性文件和13项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
回应社会关切,突破法治难题。围绕执行难、扫黑除恶、退役军人事务、民族宗教等工作开展视察调研。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更实监督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聚焦食有所安、病有所医。关注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持续推动问题解决。
聚焦住有所居、行有所便。关注“问题楼盘”“城市道路坑槽”等问题,督办代表建议,开展问题“回头看”。
聚焦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关注教育热点、养老事业,督促教育发展、养老惠老政策落到实处。
聚焦劳有所得、弱有所扶。关注特殊群体,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解决实际问题。
五、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更优平台保障代表主体作用充分发挥
全链条推进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工作。实施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票决市、镇两级民生实事166件。
全覆盖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建成代表联络中心站、区域站、联络点601个,开展调研走访1.1万余次,反映群众意见、建议2300余条。
全流程抓好议案建议督办。按时答复办理议案建议,实现代表见面率、答复率100%。
全方位拓宽代表履职路径。培训各级人大代表1100人次,参加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视察等活动1600余人次,累计为群众办实事689件。
全过程保障人民选举权利。依法选举产生新一届市人大代表271名、镇人大代表845名。
六、坚持固本培元强基,以更新举措推进自身建设与时俱进
深化党建引领,增强履职活力。加强“书香人大、智慧人大、文明人大”建设。刊发新闻稿件1500余篇。
促进工作规范,提升履职能力。完善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及督办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7项。
注重上下联动,凝聚履职合力。实现镇(街道)人大主席(工委主任)、工作人员专职配备全覆盖。
今后工作建议
今后五年,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交汇期,是济源创新引领、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届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要做好以下工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落实落细“两个确立”“两个维护”政治要求。
依法履行各项职责,推动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探索实践。
对标“四个机关”要求,全面加强人大自身建设。
记者 黄一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