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在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产业集聚区内,金港能源焦电节能技改项目(以下简称“金港项目”)建设现场,一派如火如荼的繁忙建设景象:昔日一片荒芜的土地上,突然间长出一座座高耸的炉塔;塔吊林立,机车穿梭,“悬”在半空中呈“Z”形的煤焦长廊如长虹卧波,12座“卧式”焦炉在阳光照耀下犹如一条条矫健的银龙在“云”中游弋……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约为32亿元,是河南金马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马能源”)成立以来最大的对外投资项目,也是河南省及信阳市重点工程项目。为什么金马能源会到大别山革命老区投资建设这一项目?该项目有哪些创新亮点,建成后规模效益如何?6月13日至14日,记者专程来到信阳市,了解金港项目背后的奥秘。
情系老区谋共赢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鄂豫皖苏区考察调研时指出:“我们绝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绝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2021年,《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印发,国家各部委陆续出台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多项实施方案和专项政策,对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作出全面谋划。
金马能源作为国内焦化行业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企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形成集炼焦、精细化工、能源化工、煤气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总资产84亿元,销售收入超百亿元。近年来,企业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优化战略布局,推动公司持续做强做大做优。为了积极响应了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号召,贯彻落实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谋求高质量发展,2020年,金马能源将目光瞄向了大别山革命老区,与多年合作的信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信阳钢铁”)加快了共商共建携手共赢的步伐。
信阳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紧抓国家政策机遇窗口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夯支撑,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优惠政策。信阳钢铁是河南省重点钢铁企业、信阳市工业龙头企业和明港产业集聚区核心企业,借助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老区发展机遇,正积极谋划加大对外合作,寻求强强联合,推进实施转型升级、绿色化改造和智能化改造。
金马能源抢抓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和河南省支持传统产业装备大型化改造的有利政策机遇,与信阳钢铁一拍即合,通过多次沟通协商,双方达成共识,在大别山革命老区投资建设金港项目,推动双方进一步转型升级发展。
2020年9月22日,金港项目正式签约,成立信阳钢铁金港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港能源”)。该项目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产业集聚区,以传统焦化产业向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为总体战略目标,采用清洁环保智能型“卧式热回收焦炉”生产冶金焦新工艺,形成焦炭159万吨/年、硫酸4万吨/年、发电20亿度/年的生产能力,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60亿元,年利税9亿元,安排劳动就业600余人。项目建成投产后可有效满足信阳钢铁的焦炭需求,并通过“煤电钢焦”一体化生产,实现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综合利用共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注新活力、再添新动能。
科技兴企创一流
在多数人的认知里,焦化企业的标配是高高耸立的炼焦炉。然而,6月14日,记者在金港项目建设现场,见到的却是一排排如停靠在轨道上的列车一样的“卧式”焦炉。金马能源常务副总经理、金港项目总指挥长李天喜告诉记者,金港项目建设的其中一个亮点就是所建焦炉不同于传统立式焦炉,而是专为钢焦一体化生产设计的清洁环保智能型焦炉——“卧式热回收焦炉”。与传统焦炉相比,“卧式热回收焦炉”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型焦炉,采用负压操作,配套国内先进的干熄焦系统工艺技术,机械化捣固、装煤、出焦,回收利用烟气余热发电。整个生产过程无化产回收系统,负压操作使挥发成分在炉内完全燃烧,在炼焦生产中回收负压式热气,通过余热锅炉进行热交换,使产生的蒸汽以汽轮发电机来发电,没有剩余氨水、蒸氨废水,不产生大量的粗苯、分离水等传统炼焦的附属危化品,能够真正实现废水零排放,废气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绿色生产,效益最大化。该技术具有很强的行业带动作用,为炼焦企业发展提供了创新模式和发展方向。
金港能源总经理张武军为记者详细列举该项新工艺带来的新变化。他说,因为技术创新,金港项目一是可利用无烟煤、贫瘦煤来替代传统炼焦必需的高品质炼焦煤,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二是焦炉全过程负压生产,有效避免了烟尘等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三是利用炼焦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气进行换热发电,能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四是取消了焦油、粗苯等化产回收工艺,在源头上消除了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污染隐患,“焦电融合、有焦无化”,真正实现工艺领先、质量可靠、清洁环保的“煤焦气化电”多联产循环经济产业链。
当天,在金港项目工地考察的金马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王明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4月7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到金马能源调研时指出,要把科技兴企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所在,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攻坚,努力抢跑新赛道、实现新突破,为高水平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金马能源一直以来就特别注重科技创新,勇创行业一流。金港项目采用国际一流的‘卧式热回收焦炉’炼焦新工艺,就是我们坚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体现。”
“愚公移山”勇向前
金港项目于2021年3月正式开工。为了做好前期建设的各项工作,2021年元旦刚过,金马能源副总经理、金港能源董事长王利杰和金港能源总经理张武军就带领项目指挥部的赵正军、李安林、孙艳波、王鹏飞、牛朝阳等人,入驻金港项目建设工地,开始了一场攻坚之战。
项目建设期间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相关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然而受疫情防控和天气影响,建设期间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信阳属于多雨地带,汛期时间较长,2021年7月至9月,暴雨频发,雨季施工尤其困难;同时,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需要,工地许多施工单位人员无法进场施工,特别是今年3月至5月,因抗疫封控,许多建设材料和设备不能及时发货,许多已签约的技术专家和设备安装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给工程建设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要齐心协力,大家拧成一股绳,办法总比困难多。王利杰说:“我们来自愚公故里,‘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早就融入了金马能源的企业文化之中,在大别山革命老区搞工程建设,我们会将‘愚公移山’精神和金马能源‘加压奋进、自强不息’的企业精神传承落实到底!”
为了保工期、按节点完成工程建设目标,在王利杰、张武军等人的带领下,工程指挥部人员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以“工期就是效益”为信念,加班加点值守在工程现场,紧盯工期,通力调配工程节点,齐心协力抗疫情,团结奋战渡汛期。指挥部上下所有干部员工全年无休,特别是从金马能源派到金港项目的参建人员,从驻守金港项目后,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张武军春节假期仍守在工地,苦干至今,一次家也没回过。在今年大砌筑焦炉时,所使用的耐火材料因生产厂家位于疫情高风险区,很多司机不愿去拉货,导致焦炉砌筑工期滞后。副总经理赵正军千方百计想办法,积极和信阳当地有关部门联系汽运车辆,组织调配车辆前去拉货,确保不因材料耽误工期进展。工程部部长孙艳波连弟弟结婚也未回去,他说:“婚礼现场我不去能行,但金港这么大的项目建设离开一天我心都不安。人这一辈子,总得干些事,干事就要能吃得苦,耐得劳。”财务部部长王鹏飞,在孩子出生不久后,就来到工地,一心扑在工程上,把家里的事全部丢给妻子、父母。每天,他只能通过视频看着孩子一点一点长大,却无法亲手去抱抱孩子。当记者问他想不想家时,他手一挥,笑着说:“等金港项目建成了,我能和孩子吹一辈子的牛。”办公室副主任刘洋是信阳人,自参加工程建设以来就一直吃住在工地,今年春节至今,他仅回去了一次,请了两天假,原因是陪儿子参加高考……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正按照计划高质量高标准实施:一期8座焦炉建设完成率达90%;二期8座焦炉基础工程已全部完成,其中4座焦炉筑炉工程已经建成。项目总体的8座煤塔、余热发电车间、储煤仓、筛焦楼、4500米长的煤焦通廊等主体建筑已经完工,预计一期项目今年10月可顺利建成投产。
展望未来发展,王利杰豪情满怀地说:“金港项目作为我们金马能源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对外投资项目,建成后,将加快实现金马能源焦炭规模超500万吨、销售收入超200亿元,进军中国制造业500强的战略目标。下一步,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煤化工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构建布局合理、装备先进、产品多元、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持续开创新时期金马能源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