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坚持人民至上 增进民生福祉

(上接第一版)市人大常委会先后3次视察调研全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进展,听取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重点督办改善城市基础设施、解决停车难等代表建议,盯住政府工作难点,与政府同力,确保民生项目办好办实。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民生加码,才能为幸福加分。5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民生短板,把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地下管网改造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监督重点,增进民生福祉。比如,聚焦食有所安、病有所医,听取审议市场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三医联动”改革及医疗机构达标提质、医保制度改革情况报告,检查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持续推动问题解决;聚焦住有所居、行有所便,关注“问题楼盘”“城市道路坑槽深”、超期服役道路改造等问题,听取报告,专题调研,督办相关议案建议,让安全更有保障、出行更加便捷,推动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持续监督问效

在全生命周期中,“一老一小一青壮”,格外值得重视。因为这三个群体背后各有一项重点民生工作,养老服务、基础教育以及技能提升和就业。这是人们常说的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中最核心的内容。

市人大代表、克井镇北辰幼儿园园长张引玲,最近几年持续关注全市幼儿园建设方面的问题。张引玲等代表提出的关于修订城区幼儿园小学布局规划和关于加快全市幼儿园建设等相关建议,被列为重点议案和建议。

2020年,市人大常委会就全市学前教育情况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向市政府提出相关建议,助推政府持续加大财政投入,解决城区“入园难、入公办园更难”的问题。张引玲也切实感受到了变化。克井镇公办幼儿园从1所增加到了4所,克井镇政府每年拨付专项资金,保证公办幼儿园教师的“五险一金”交纳,确保了教师队伍稳定。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5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养老、就业等事项作为常委会的重要议题,持续加强监督,切实跟踪问效。聚焦幼有所育,连续两年听取审议中小学及幼儿园招生准备、学前教育情况报告,深入调研全市学前教育、“全面改薄”等工作情况,重点督办代表关于修订城区幼儿园小学布局规划、改善山区教师居住条件等议案建议,推动中小学幼儿园学位增加、高中教育免学费。聚焦老有所养,持续关注养老事业,多次听取工作报告,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全市养老体系建设情况,重点督办代表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养老事业发展的建议,督促政府把养老惠老政策落到实处。聚焦劳有所得,听取审议就业促进工作报告,开展就业促进法执法检查,开展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专题调研,助力重点人群稳岗就业。每一次深入调研、每一项执法检查、每一条审议意见的背后,都折射出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人民至上、倾情为民履职的情怀,让民生保障更有力度、更有温度。(丁玲玲)

2022-06-18 1 1 济源日报 c_84568.html 1 坚持人民至上 增进民生福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