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单、西单、东四、西四,是北京的四处地名。这四处地名不是街名,也不是胡同名,而是特定指代某一地域。东和西都好理解,就是方向方位的意思。那么“单”和“四”是说什么呢?
早先,在老北京的街头,到处可以看到一种建筑物,就是牌楼。
牌楼这东西,孤立存在好像没有什么意义。它不是建筑物的主体,而是对主体建筑物形成提示和点缀,形成对主体建筑物的引领与烘托。北京的牌楼常常在街口、宫院内、寺庙前以及陵寝或桥头。
那么,牌楼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说,牌楼是站立着的平面建筑。建筑本身都是立体的,牌楼何以是平面建筑?牌楼就是个没有门扇只有门楣和门框的门。可是这种门又和真正意义的门不同。这种门常常是肩并肩一联三五个,都是单数。三个的,是三间四柱,五个的,是五间六柱。但不管三个或五个,都有主位和次位,中间的高阔,两侧的略低矮。
东单、西单、东四、西四,这几处地名就是老北京传袭下来和牌楼相关的地名,其中实实在在地就含着“牌楼”两个字。
现在被叫做东单和西单的地方早先各有一座牌楼,都是四柱三间。东单这边的位于现在东单路口以北,面南背北,东西跨街而立,车马人等从楼下往来。西单那边的在现在的西单路口以北,形式构造与东单的相同。旧北京时候,东单西单不如现在有这么多光彩夺目的高楼。所以,在不宽的街市和几乎平面的城市建设结构中,牌楼就特别显眼。牌楼本身也就成了所在地域的地物指代标志。单就是单独,单一的意思。由于这两个地方都有这样一个单牌楼,这便成了这两处的地域代词。再加上方位方向指代,便有了东单牌楼和西单牌楼的叫法。如果没有特定的补充说明,那么东单牌楼、西单牌楼就不是指牌楼本身,而是指牌楼所在的那片地方。生活语言长期使用后,在不被误解的前提下常常被简化。于是,东单牌楼和西单牌楼渐渐变成了东单和西单,省掉了牌楼两个字。
弄明白了东单和西单,东四和西四就不再难懂。“单”是数字的概念,“四”就更是数字。就是说,东四和西四那地方是分别各有四座牌楼的。
那么这四座牌楼都在什么地方,都是怎样列置的呢?
从东单牌楼一直向北约两公里,即有个四通八达的路口,东至朝阳门,西通北海紫禁城,北面可达雍和宫。在这个路口上,老北京时候有四座牌楼,分别处在东西南北四个路口,也是四柱三间。四座牌楼高大壮观,仿佛四屏门防,守定四方街口。站在这里。四座牌楼可以一目了然。东四牌楼就成了这一带地理方位的代称。
北京城西侧也有这样四座牌楼,方位式样与东面的互为对称。位置在西单往北与阜成门内大街交接处。列置构造与东四的相同,形成西四牌楼。简约了的口语中,同样是省掉了牌楼两个字,这便有了东四和西四。
但在以往的北京口语中还有“单牌楼”和“四牌楼”的语汇。这种用法中,虽然没有指定方位,但在具体对话中也不会发生误会。比如在崇文门、东单一段有人要雇车,人家问:“您去哪儿?”这边答:“上四牌楼。”这位说:“行,您上车吧。”到了目的地,一看是东四牌楼,保证是雇主的要求,不会错。因为雇车的那地方距西四牌楼远而离东四牌楼近。如果雇主在东单这边要去西四牌楼,就一定要把“西四”两字带出来。在北京城里还有个把牌楼两字叫进地名里的地方,那就是前门大街北端紧靠前门箭楼这一带。这一带早先被叫做“五牌楼”,但五牌楼不能比照四牌楼和单牌楼那样去理解。五牌楼不是五座牌楼,而是东西横跨街心的一联六柱五间的单个牌楼。五牌楼拆了以后,五牌楼的叫法也跟着消失了,代之以前门二字。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