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坚持绿化和彩化、财化有机结合,增绿与增景、增收互促共赢,以生动实践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间的双向转化通道。
森林是生态发展的永恒主题。在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生态系统方面,济源科学精准选择造林方式,适地适树选种优良乡土树种草种,一方面扩大森林面积,另一方面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逐步优化森林结构和功能,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碳汇能力。
绿化美化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
为打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自然风景,让美丽乡村留住乡愁,助力乡村振兴,济源持续开展乡村绿化美化行动。
逐“绿”而行,低碳转型。立足新起点,济源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碳汇林,壮大林业龙头企业,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林下种植业和林下养殖业,推动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探索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前瞻布局 建设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样板城市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济源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兼顾、重点突破。
围绕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济源先后组织编制多项规划,对济源域内黄河文化充分挖掘,对沿黄重点区域做好规划布局。
在正在编制的《济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济源将建设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样板城市作为规划目标之一,将沿黄区域作为生态文化区;在现行的《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中,济源将坡头镇、大峪镇设置为沿黄组团,以西霞湖、小浪底沿黄文化旅游为依托,打造黄河生态文化旅游精品;在旅游交通道路规划中,济源将南太行旅游专线与黄河小浪底旅游专线、国道208形成市域旅游环线,切实提升沿黄区域的战略定位,为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谋篇布局。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下一步,济源将坚定不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自觉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以百倍信心、千倍努力换蓝天常在、碧水长流、大地常绿,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