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子与面子”并重、“颜值与内涵”兼修,城市品质提升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安居乐业,保障民生。近年,济源持续加强城市供水、供热、燃气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着力提升城市宜居度,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2021年,示范区新建改造城市供水、供热、燃气管网50.7公里。
吃上放心水
“我们村的人是最先用上第三水厂自来水的。现在用水和城里一样,打开水龙头,清水哗哗流,不用再往缸里、桶里备水了。”近日,承留镇西官桥村村民常琪琪开心地说。
2019年初,总投资3.42亿元,占地面积107.19亩,设计供水能力为15万吨/日的第三水厂开始向村居、企业供水。
济源原有水源地2个,分别为小庄(青多)地下水井群和柴庄地下水井群,水厂有第一水厂、第二水厂,供水能力合计为8万吨/日。在夏季用水高峰期,有时难以满足群众用水需求。
第三水厂利用地表水源,由水质为Ⅰ类标准的河口村水库供水。第三水厂的建成投用,极大地缓解了城市供水压力。
2019年至2021年,示范区投资7300万元,建设第三水厂配水管网30公里,改善了济渎大街(西环路至铁路桥)、西环路以西济水大街以北的水压低现象。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第三水厂配水管网和城区配水管网连接工程,同时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建设‘互联网+智慧水务’平台,努力实现城市供水地下水源全部置换成地表水源,力争在年底前完成水源地表化供水工程服务人口占济源总人口50%以上的目标。”济源北控水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根据相关规划,到2025年,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体系基本建成,水源地表化供水工程服务人口占济源总人口的95%以上。
用上暖心热
2021年冬季,对济水街道玉仙社区商办小区85岁的王素华来说,可谓寒冬不寒,改造后的供热系统,让她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供热系民生,冷暖无小事。
2019年以前,济源当时仅有国电豫源一家热源,主要是蒸汽供热。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供热需要,示范区先后投资12.3亿元,实施沁北电厂向主城区供热项目、“富士花园、丹桂园、三湖嘉园供热管线及城市热力交换站改造”EPC项目、济源市市政管网建设PPP项目及城市集中供热工程PPP(二期)项目。项目完成后,沁北电厂主热源和国电豫源辅热源同时运行,彻底解决济源城区热源不足的问题。同时,“济渎大街、济水大街、济源大道、南环路”四条东西方向的主管网贯穿整座城市,实现中心城区供热管网全覆盖,沁北电厂热源主管网将与原有的国电豫源供热管网实现互联互通,一网运行,全面提高供热稳定性和供热质量。
2021年,济源加快推进城市集中供热工程二期项目,新建改造供热管网21公里,新增供热覆盖面积30万平方米,新建改造热力交换站15座,实现城区高温热水管网全覆盖。2022年将完成约10公里管网建设任务。
为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促进节能减排,提升供热智慧化水平,2021年9月,济源投资约600万元升级改造运行调度中心,投资1200万元对现有直供小区换热站进行自动化改造。据了解,截至目前,济源智慧供热平台已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完成换热站自动化改造33座。
“今年,我们将着力推进中心城区供热‘一张网’全覆盖,保障城市供热系统高质量运行。”济源城市供热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用上安心气
“我把这个燃气使用注意事项贴在明显处,平时出门要记得关阀停气。”近日,在沁园街道豫港花园居民张国有家中,济源中裕燃气有限公司检修人员不厌其烦地嘱咐他。“每年都有人上门检修燃气管道,用气非常放心。”张国有说。
去年以来,济源中裕燃气有限公司启动城区老旧供气管网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城区供气基础设施,为居民、工商业用户提供良好的用气环境。
“宁愿不发展,也要保安全。”该公司投资600余万元,对华新西区等12个老旧小区900余套立管进行改造,惠及5200余户居民。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