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热,又到了减肥的季节,一种含有“白芸豆提取物”的碳水阻断剂产品出现在很多电商平台,它被一些减肥博主贴上了“大餐救星”的标签。商家称,只要在吃主食前食用它,就能阻断高“碳水”食物的吸收,并帮助稳定血糖。
那么,“白芸豆提取物”究竟是什么?它真的能“阻击”碳水化合物吗?
针对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只能阻断极少部分“碳水”吸收
资料显示,白芸豆的生物学名字为多花菜豆,作为蔬菜时被称为四季豆,属于豆科三大亚科之一蝶形花亚科的菜豆属。
“‘白芸豆提取物’富含α-淀粉酶抑制剂(以下简称淀粉酶抑制剂),能抑制α-淀粉酶的活性,使人体口腔、胰腺里的淀粉酶活力下降,起到抑制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的作用,从而导致淀粉不能完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单糖,被人体吸收。”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营养中心主任董海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物质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含有一些植物凝集素,可能会提升人体某些激素的水平,减缓饭后胃排空的速度。
它真的能让人“嗨吃”不胖吗?
研究数据显示,在理想状态下,淀粉酶抑制剂可以抑制50%至65%的淀粉酶活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其余未被抑制的淀粉酶足以让人体完全吸收一餐中所含的淀粉。哪怕是作用最强的淀粉酶抑制剂,在安全剂量下也只能抑制97%淀粉酶的活性。研究数据显示,它只帮助人们减少摄入7%的淀粉。”董海芸说。
与此同时,董海芸表示,人体吸收淀粉不仅靠淀粉酶,还靠其他物质。因此,即使淀粉酶的活性被全部抑制了,人体摄入的淀粉量也不会为零。
“让我们长肉的不只是碳水化合物。相比之下,精加工食物中添加的各种糖才是发胖的主要原因。人体吸收这些糖并不需要淀粉酶。”董海芸说。
因此,仅靠碳水阻断剂来减肥并不科学。
碳水阻断剂可以降低人体血糖。因此,不少糖尿病患者争相购买碳水阻断剂。
“糖尿病患者最好在饭后食用碳水阻断剂,这样可以抑制淀粉吸收、降低血糖上升幅度,进而稳定病情。不过,糖尿病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食用碳水阻断剂。”董海芸补充道。
长期过量食用或导致低血糖
相比其减肥、降糖效果,不少消费者更关心碳水阻断剂的食用安全性。
董海芸表示,作为一种纯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淀粉酶抑制剂进入人体后,会经胃肠道排出体外,不作用于大脑中枢。因此,淀粉酶抑制剂不会抑制食欲。它可被添加在膳食补充剂、饮料和宠物食品中。
“不过,如果长期过量食用淀粉酶抑制剂,可能会导致身体疲惫、精神不振,严重的还可能出现低血糖。”董海芸提醒道,“一般来说,人们每天摄入淀粉酶抑制剂的量不应超过10克。但是,食用淀粉酶抑制剂可能会出现胀气、腹泻等问题,平时易胀气、腹泻的人要慎用。”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