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驿站

心的故园

孔翠芳

老宅院1989年建成,坐落在村东头,前面和东面是一望无际的田地,后面仅有两户人家。在这样空旷的外部环境中,老宅给我的感觉是没有安全感,尤其是老公出差的日子。为了改善居住环境,也出于孩子将来的教育,在老宅住了不足两年后,我们选择了入城打拼。

接下来的匆忙几年中,老公和我在市区有了一套小房子。再后来,我们又住上了大房子。忙忙碌碌中,我们无暇顾及老屋。老家门口的香椿树长粗了,婆婆也老了,院内的墙壁不时落下灰土,墙角因为潮湿而长出苔藓,蒲公英更是见缝插针地在地面的砖缝中蓬勃生长!于是,婆婆买来一个精致的小铁铲,时常把地面的砖撬起来,将杂草清理干净,然后重新铺上砖。她一边干活儿,一边自言自语,话里话外,对儿女们有埋怨,更有疼爱。

再后来,我在小院里栽了两棵石榴树和两棵桂花树,在门前移植了几株竹子,既绿化院落,更希望我们的生活“节节高”!五一过后,石榴花挨挨挤挤,满树红,一院的喜庆。中秋来临,树上果实累累,婆婆喜上眉梢。我们回到家,常听她说,晚上院里的灯一开,个个石榴在灯下很光亮,可好看,可喜人!树不但结果实,而且美味。这让婆婆对果树的态度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她的人生哲学就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有了桂花和石榴,朴素的宅院就有了颜色和清香,有了四季分明。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如今,我和老公已步入知天命的年龄。此时的老院就像一块魔幻的磁铁,吸引着我总想回去看看。门前的鸟鸣,还有金色的麦浪,蓝天和白云,盛开的花儿,万物依着时令,彰显着独特的节气。在她的怀抱中歇歇脚,望望天,我感到无比愉悦!

2022年4月21日,一张红色大喜报张贴在村里醒目的墙上,确定了具体的搬迁时间。村里顿时沸腾起来,微信群里更是热闹非凡。家家户户积极响应,争先恐后筹备搬迁事宜,我们家也不例外。又是搬,又是拆,又是卖。整个过程很累,甚至没时间多想。搬迁接近尾声时,我突然莫名其妙地失落起来。老院里的一切冲击着我的灵魂。这里是我的家,更是我的朋友,欢声笑语,熟稔亲近,一切都弥足珍贵!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这样一座宅院。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这种精神的故园,焕发出新的风采。

2022-05-18 孔翠芳 1 1 济源日报 c_83196.html 1 心的故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