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江南大学了解到,该校食品学院教授姚卫蓉科研团队,针对新鲜果蔬储藏易腐烂变质难题进行攻关,先后研制出清洗消毒技术(超声波技术、天然植物源清洗消毒剂)、新型冷杀菌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辐照技术)及防腐保鲜剂、活性包装膜等,并在国内果蔬基地和储运业得到全面应用。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看来,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日益多样化,应用现代技术手段解决新鲜果蔬的储藏难题,这将对市场供应和乡村振兴起到重要作用。
姚卫蓉介绍,叶类蔬菜水分含量高、采摘后生理活动比较旺盛,容易腐烂,对储藏条件要求高。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以满足储藏要求。
为防止新鲜蔬菜腐烂变质,人们大多选择冷藏保存。近年来,速冻蔬菜受到大家的欢迎。制作速冻蔬菜时,生产者一般会进行漂烫预处理。在该过程中和食用前的解冻过程中,蔬菜中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会大量流失。
陈卫介绍,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由以粗粮消费为主转变为以蔬菜、水果、肉、奶、蛋等食品并存。
目前,国际上有效的蔬菜储藏方法主要是气调保存法和辐照保存法。
“我们团队研制出新型技术成果,通过降低蔬菜中腐败菌的原始污染量、防止腐败菌快速繁殖等方式,有效延长了蔬菜的保质期。”姚卫蓉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江南大学与TCL合作研发出“磁场保鲜技术”。这标志着我国打破了分子保鲜技术的国外垄断。
相关专家介绍,分子保鲜技术就是利用磁场感应实现不受限的微观矢量保鲜,让食材具有润、养、颜、净、活、鲜的6D保鲜效果。水分子、有机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都属于抗磁性材料,因此会对外加磁场产生感应。
目前,这项具有锁水、抗氧化、抑菌等多重功效的最新技术成果已在国内应用。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