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以绿色和创新为方向,从上游到下游、从铅锌铜到白银黄金、从原生矿到再生资源、从粗加工到深加工、从新能源到新材料,济源正在加快形成互补互通、互联互融、互为依托的有色金属循环经济。
育强企链群 挺进中高端
具有拉伸强度高、透明度高等特点,又能实现快速可降解、减少碳排放……在绿色低碳理念成为新风尚的当下,河南联创化工有限公司创新实施的恒通高新年产12万吨生物降解塑料项目一面世,就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近10亿元,成为公司乃至济源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自主研发,是济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依托豫光、济钢等龙头企业建立的一批研发机构,既较好服务了企业自身,也有助于产业链的发展。
科技创新是新材料破茧重生的第一动力。一种新材料从研发到产业化,往往需要多年时间。豫光金铅电解铜箔试验项目顺利投产,就历经了重重磨难。
从2015年开始组建项目组到2016年由于各种原因暂停,再到2018年8月重新成立项目组,一次次讨论、一次次试验……2021年12月28日,在豫光金铅玉川厂区,电解铜箔试验项目顺利投产。
该项目是豫光新材料战略的“先锋部队”,也是“十四五”时期豫光延伸产业链、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谋划实施的支柱产业,对提升产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向“新”而行,才能向“高”而攀。推进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济源还将依托有色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氢气资源、生物医药等产业基础,加快探索发展新一代半导体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氢能储能、基因工程等。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