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触摸城市品质”系列报道之二

清流碧水润民心——济源城市水系综合治理提升百姓幸福感

□记者 何岛

湨河美景 记者 原震宇 摄

水在城中流,城在水中映,人在水边行。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鱼翔浅底。”穿城而过的蟒河,正逐渐被打造成一条秀美景观带,千年河道焕发生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外修“颜值”,内塑“气质”。近年,济源高质量推进城市水系综合治理,持续改善城市水生态,以“活水”为目标,全面打造生态循环水系,充分彰显“河湖连通”的城市特色风貌,共建生态宜居的幸福之城。

治理黑臭水体 还百姓碧水清流

“六七年前,苇泉河年年疏通、清淤,还是臭。现在变化可太大了。”出生在苇泉河边的张国庆说,这条河,从清到浊,再从浊到清,多年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

在张国庆记忆中,苇泉河曾经清澈见底,鱼蟹成群。随着城市的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河道淤泥逐渐沉积,排水不畅,河水被污染,苇泉河一度断流。

近年,为了改善苇泉河河道生态及周边环境,济源吹响了整治苇泉河污染的号角,坚持整体规划、分期治理、长效管理的原则,采取控源截污、生态修复、河岸提升等措施,改善苇泉河河道生态及周边环境。

猛药之下,沉疴渐除。如今,苇泉河河道初步形成“一河清水,两岸秀色,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景观,成群结队的鱼儿在清澈的河水中畅游。

2021年,济源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的要求,将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与沿线污水管网截流、河底污泥清理、河底换填黄土、河岸安装青石栏板、沿线增设人行步道及绿化等工作有机结合,完成上堰河、桑榆河等6条河道治理工程,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

治标更要治本,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济源不仅提高整治标准,更在岸上下足治本功夫。

全面治理河流沿线畜禽养殖污染,完成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济源全面消除了劣Ⅴ类水体,6个地表水国控断面年度水质均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达标率为100%,蟒河、济河省控出境断面水质均改善为Ⅳ类水质,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为100%。

一条条内河蜿蜒流淌,水清河畅;一座座公园依河而立,岸绿景美……济源坚持新发展理念,管好水、护好水、治好水、用好水,成功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检。

美化河道景观 打造亮丽风景线

初夏的湨河,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清清河水绕城而流,沿河两岸,绿树成荫,花儿竞相绽放。

本着“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原则,济源每年都会结合湨河沿岸实际,补种一些花木。如今,湨河沿岸树木有2万余棵40余种,其中开花的树木有1万余棵20余种。

(下转第二版)

2022-05-10 □记者 何岛 “触摸城市品质”系列报道之二 1 1 济源日报 c_82810.html 1 清流碧水润民心——济源城市水系综合治理提升百姓幸福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