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公益广告

看百谷丛生 听春雨连连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当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谷雨节气到了。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每年公历的4月19日、20日或21日,今年北京时间4月20日10时24分将迎来谷雨。

《管子·四时》云:“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谷雨”就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节,降水日增,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春茶采摘,雨润百谷,万物生长、蒸蒸日上。这一切,标志着暮春将尽,初夏即至。

谷雨时节,物候转换带来美妙景致:一候“萍始生”,翠绿的浮萍开始在水中生长;二候“鸣鸠拂其羽”,布谷声声,提醒人们抓紧春播;三候“戴胜降于桑”,羽翼瑰丽的戴胜鸟飞落桑林,喜迎蚕宝宝的诞生。

谷雨时节,土里的作物新种,田中的秧苗初插,正需要雨水的滋润。而从东南海洋上吹来的风,一路携带着地表蒸发的水汽,在与空中的冷空气相遇后,演化为一场场的雨水,正好令各类作物茁壮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研究”首席专家萧放告诉记者,谷雨是农时农事与物候结合较为紧密的节气之一。

谷雨是春种的大忙时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杨花落尽子规啼。”子规,又名杜鹃,俗称布谷鸟。有谚云:“清明谷雨紧相连,早稻地区种秧田。”谷雨是播种的时节,人们在布谷鸟“催耕”的啼鸣中,将谷种均匀地播撒到秧田中去,播撒的不仅是谷种,更是丰收的希望。

谷雨的花信是牡丹、荼蘼、楝花。清《花镜》云:“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为首,楝花为终。”谷雨之后,二十四番花信风就此终了,此后便是“绿阴芳草长亭”的景象。

谷雨前正值春茶采摘时节。江南多产绿茶,各地开采时间或早或晚,根据采摘的时间,一般可分为“明前茶”和“雨前茶”。前者采于清明前,后者采于清明至谷雨之间。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指出:“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他还认为谷雨茶温凉,有祛火、明目、除湿气的功效,可做茶疗。

“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传说,谷雨的起源与仓颉造字有关。据《淮南子·本经》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仓颉创造了文字,惊动了天地,出现了天降粟谷,谷如雨下的奇观。后来,人们将这天定为“谷雨节”,作为纪念仓颉的日子。本报综合整理

2022-04-20 1 1 济源日报 c_82199.html 1 看百谷丛生 听春雨连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