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济源遭遇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灾害造成714户农房倒塌,2042户农房严重损坏,2050户农房一般损坏,10万余人次受灾。
示范区各级各部门迅速打响灾后恢复重建攻坚战,坚持把倒房重建、损毁房屋修缮作为硬任务,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统一科学规划,加快推进灾后房屋重建工作。
目前,灾后房屋重建工程大头落地,受灾群众的新生活即将开启。
“新房质量硬,很放心”
“要高标准做好灾后恢复重建。”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史秉锐的明确要求,给受灾群众吃下一颗“定心丸”。
去年11月9日,史秉锐到思礼镇高庄村调研灾后重建工作。
“史书记当时说新建房屋质量一定要过硬,我记得非常清楚。”提起史秉锐书记到家里查看房屋重建情况,村民郝福喜依然激动。
如今郝福喜家的二层楼房主体已完工,他和工人正忙着粉刷墙体。“新房子更加安全,窗户使用了更好的材质。”郝福喜笑着说,“新房子质量很好,住进去更放心,即使洪水来了也不再担惊受怕!”
在灾后房屋重建过程中,思礼镇科学规划、统一设计图纸,全部按照二层房屋标准建造地基,满足群众建房的不同需求,分包干部每天到现场进行监督,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虽然重建任务重,工期非常紧,但是房子质量丝毫不能有问题。”思礼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刘国祥说,这是老百姓的家,必须保证房子质量村村过硬、户户过硬。
在郑坪村集中安置点,装载机、挖土机的轰鸣声和村民们的欢笑声、号子声交织在一起,工人们加快各项工程进度,在此安置的41户受灾村民的新房主体已全部完工。
近段时间,施工方负责人王会龙天天在现场督促工人施工。他说:“为群众办实事,新房子质量必须好。”
“建设速度快,很省心”
重建家园,是受灾群众的最大期盼;让群众早日回家,是最急迫的任务。示范区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科学制定重建方案,明确受损农房改造方式、补助标准等政策,加强房屋动态监测,全力推进新房建设。
在王屋镇和平村,春日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照在村民刘小礼新房的墙壁上。看着修缮加固后的房子,刘小礼心情非常愉快。
“政府发了1万元补助款,屋顶修好了,墙面也粉刷一新。结结实实、干干净净!”春节前,刘小礼一家住进了新房。
按照省里“一户一策”等相关要求,示范区住建部门统一组织协调,为受灾户提供用地规划、房屋鉴定、房屋设计、技术指导、工程监理等“一条龙”服务。
各受灾镇成立工作专班,实行干部包村、党员包户制度,进村入户与受灾群众进行对接,最大程度提供帮助和支持,加快受灾房屋重建修缮进度。山区工人不够,王屋镇相关负责人积极协调工程队,保障施工人员充足,加快施工进度。
“漂亮吧,我家两层小楼盖好了,装修快得很。”站在自家新房前,王屋镇林山村的赵双战笑得合不拢嘴,“干部们天天来看,有啥问题当场解决!”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