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织密“防控网” 打好“持久战”

(上接第一版)

公共区域人流量大,是疫情防控的重点部位。济源积极推广落实场所码,实现济源全域到访人员、到访地点、到访时间等信息的自动记录,对疫情发生后的流调溯源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全市已申请场所码 37072个,审批通过37003个,公共区域场所码全覆盖。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市民进入商超、农贸市场、书店等公共场所,主动佩戴口罩、扫码、配合测量体温,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疫情防控要从每个人做起,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别人负责。”市民郝雪梅说。

全力以赴 提升“能力库”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是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必然要求。

加快提高信息化水平。济源不断完善一体化平台建设,增加技术人员,优化平台布局和功能,对健康码、流调信息、确诊人员、隔离信息、疫情可视化等9个应用模块再提升。积极推广“社区报备”系统,为各村居(社区)配备移动终端专用手机,为指挥部“一办九组”、工作专班、各镇(街道)、各卡点配备步话机 113 台,指挥调度实现立体化,协同联动进一步加强。加大对10类哨点、27 类人员定期核酸检测情况的通报力度。

不断提升能力建设。核酸检测能力达到每日5万管,按照 20∶1 混检,能够满足24小时完成全员核酸检测需求。隔离点进一步提质提标,按照每万人 40 间要求,三个梯次已准备隔离房间 4192间。累计接种新冠疫苗 174.92 万剂次,接种总人数 66.75 万人,完成全程接种 65.74 万人,18 岁以上人群完成加强针接种38.29 万人,各年龄组、各剂次接种率均居全省前列。

加强实战演练。对今年济源各镇(街道)和行业部门疫情防控实战演练日程进行统一安排,并组建督导指导组,分片区分阶段进行督导,通过演练发现问题,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加强物资储备。完善应急物资储备长效机制,核酸检测试剂按1周全员检测量储备,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按1个月量储备,市场保供专班已经制定详细预案,积极组织货源,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2022-04-19 1 1 济源日报 c_82132.html 1 织密“防控网” 打好“持久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