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之春,四月景明,济源城市建设提质工程多点布局、火力全开,市民的普遍感受是:修路,到处修路;堵车,经常堵车。
因为修路,因为堵车,难免妨碍商贸流通,迟滞生活出行,于是有人不满意了、不遂心了,时有牢骚、诟病、抱怨之声。
乍一想,其情可悯,其行可谅;细思量,于理不合,于情不通。
曾几何时,济源城乡道路闻名全国,堪称标杆,赢来多少鲜花和掌声。而今时过境迁,部分道路超期服役、老态龙钟、英雄迟暮,早该开膛破肚、革故鼎新、提质改造了。要不,有损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也有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改造提质,卷帙浩繁,道远且阻,需要足够的人财物技,也需要必备的工程时间。君不见,多条道路人声鼎沸、机械轰鸣,科学组织、交叉作业,力求加快进度、缩短工期,以减少减轻对市民的影响吗?
没有“十月怀胎”的痛苦和等待,哪有“一朝分娩”的成功和喜悦?记得前两年,笔者所在的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雨天水泥,晴天扬灰,前后持续达三个月之久。竣工之日,旧貌换新颜,令人赏心悦目,原先颇有微词者也喜上眉梢,连声称赞:“值,值了!”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修路,是为了不修;堵车,是为了不堵;暂时的不便,是为了将来的便利;眼下的阵痛,是为了长远的幸福。五谷丰稔、独木成林、创新创业、疫情防控……都须假以时日,少安毋躁。
许多时候,我们唯一能做且应该做的,就是理性些、大度些、平和些、耐心些,面向未来、做好当下,“只求耕耘、不问收获”,“淡泊流年、静等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