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小女儿看着窗外的嫩绿浅绿新绿,说:“妈妈,老师让我们和春天约会。我还没有和春天约会呢。”
我知道,她是想走出家门,去野外了。春天,草长莺飞,百花争艳,这是个约会的好时候,何况还是和春天呢。
可是,去哪儿呢?
疫情当下,能去哪里?
翻看着朋友圈,希望在朋友圈能找到一个美好的地方。还真不错啊,有人推荐了植物园。
带着小女儿,带着简单的零食,去践行一场约会,和春天的约会。
1
从西二环植物园大门进去,入眼便是高高低低的树木,还有青碧色的草坪。小女儿撒开腿跑起来,她看到了一只花喜鹊。
跑着跑着,就跑到一棵树下。树下铺着废弃的枕木,枕木间是石子。小女儿在枕木间跳来跳去,一边跳一边数。
树影婆娑,阳光透过树叶的罅隙洒下来,洒在小女儿身上。在枕木间跳跃的小女儿,好像是跳跃在琴键上的精灵。
“我数清楚了,353个。”
她欢快的声音让这林木也变得欢快起来。
植物园的前身是过去的龙潭生态园,但是这个“生态园”周边,废弃的拉丝厂、家具厂、养殖场等,没有一丝美感。 2019年初,植物园开始规划建设,从原来的400亩扩大到1000亩,总投资达8800万元。园内建设了蜡梅园、樱花园、竹园等15个不同特色的展览园,种植了700余种植物。
如今,曾经荒芜一片的土地变得生机勃勃,碧草茵茵,风景宜人。
小女儿捡了几枚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小石头,攥在手里。她的脚步遍布植物园的边边角角,最后停在了一丛茂盛的竹林前,那里有人在拍婚纱照。
新郎新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洁白的婚纱背后是碧绿的竹林。一碧万顷的蓝天,碧绿葱葱的竹林,洁白无瑕的婚纱,这样的色彩搭配,让人的视觉倍觉舒适。这样的照片,这对新人应该非常满意吧。
2
北环的牡丹园,是济源人打卡的网红公园。到了牡丹园,坐上小火车,在花海间“咔嚓咔嚓——呜——”地行走,带走一身的花香。或者站在绿皮火车旁,把相机调成黑白的,拍出来的照片颇有怀旧色彩,颇有年代感。
粉黛乱子草是牡丹园里的大网红。粉黛乱子草成熟的时候,牡丹园里人满为患,人们争相在粉红色的草前拍照留念,留住自己最美的瞬间。
前几天,难得下了场春雨。我趁着春雨淅沥,独自来到牡丹园,一个人撑着伞,慢慢走在雨中,倾听着雨落在草叶上的声音,倾听着雨落牡丹枝叶上的声音。
那一刻,整个世界都是静谧的,静谧如这春天的一滴雨珠落下。
3
相比于牡丹园,小女儿最喜欢带着满满当当的零食,去城东的蟒河公园喂大鹅。
初春,带她去蟒河公园。她边喂大鹅边说:“妈妈不让我在家里养大鹅,我只好来这里喂你们。我每星期都来,然后你们就认识我了,你们就是我的宠物了。”
我不知道小女儿的话大鹅能不能听懂,也不知道下一次她来大鹅会不会记得她。但有一点可以保证,蟒河公园湖里的大鹅胖了,胖得在水面飞行都困难了。
蟒河公园的地理位置很好,城东,从高速公路东站出来就能看到蟒河公园,这是济源市的第一张名片。当前,春光正好,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蟒河公园焕发出别样的生机,草色远看近看都青了,湖面的大鹅也活跃起来。驱车到这里,停一下,整个心情都安逸了许多。
4
我曾经在古轵生态苑还没有建成的时候去过一次,黄土裸露,雕塑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小沟渠里面没有水。各种植物和花草还没有种植到位。入眼之处,都是黄褐色的土,一点美感都没有。
城投公司在古轵生态苑内,因业务交涉得多,所以我常去。正好也见证了古轵生态苑从最初的荒芜到现在的美丽,见证了她一天一天的蜕变。
前不久去城投公司开会,那是第一场春雨后,草叶上的水珠晶莹剔透,泥土里的清香让人身心愉悦。好雨知时节。说的应该就是这古轵生态苑里雨后的情景吧。
园里游人三三两两,孩子们你追我赶,时而和小雕塑拍个照,时而在草地上打个滚,时而在风车胡同鼓起腮帮子吹一吹风车。人们游览公园的兴致,丝毫没有被这场春雨打消,反倒是越来越多的人进了古轵生态苑,来一场雨后游览。
结语
这些年,为了改善人居环境,为了让这座城市的父老乡亲在茶余饭后有更多休闲娱乐的地方,市委市政府加大力度,见缝插针地建绿造绿。
沿着湨河建成的沿河绿化公园,不管早上还是晚上,总有那么多人在锻炼身体,夜晚的网红桥是这座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清趣园里,每天都能见到一群老人在那里载歌载舞,可以在清趣园里听到豫剧、怀邦、曲剧,等等。他们唱的,可以和舞台上那些艺术家媲美。
职业技术学院东南角的小游园内,每天早上都能听到长笛声,悠悠扬扬,婉转绵长。在如此忙碌的清晨,这笛声让过往行人的耳朵都接受了洗礼。
还有银杏苑、济上园、屯水园、迎春园、望春园,等等。“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城在林中,人在景中,路在绿中”。这就是我们文明创建的初衷,这也是我们不遗余力创建的目标。
如今,这些目标都在慢慢实现。某一天,当无人机在空中航拍,只见绿色不见人,只听人声不见人的时候,那,我们这座小城就真的成了绿色的海洋。而我们,就是住在这片绿色海洋里的最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