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楼阳生来到小浪底水利枢纽,看沙盘、登坝顶、听汇报,详细了解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调水、调沙、防汛和济源示范区灾后重建等方面的情况,指出要牢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未雨绸缪、主动作为,保质保量保期完成工程性措施,以实战要求完善细化预案,坚决守牢不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金标准。他强调,要统筹好上下游、左右岸,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确保黄河岁岁安澜、造福人民。
调研中,楼阳生到济源示范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察看一体化疫情防控管理平台运行情况,与五龙口镇连线,询问值班值守、人员排查、隔离管控等工作。在联防联控工作组,楼阳生说,疫情一天不消除,防控一刻不能松,要做好长期作战、连续作战的充分准备,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用大家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安全指数。他强调,要把疫情防控摆在当前各项工作之首,立足于防、准、快、早、小,配强专业人员,备足隔离场所,统筹资源力量,压实各方责任,形成工作闭环,一旦发生疫情燃点,尽快把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
楼阳生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济源示范区工作汇报,省直有关部门作了发言。楼阳生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持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奋力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
一要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上作示范。济源因改革而兴,既是全国首个产城融合示范区,也是全省唯一的全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要抢抓政策机遇,用好用足政策红利、叠加优势,发挥乘数效应,聚精会神抓改革,全神贯注谋发展,以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内生动力,不断提高发展质量、治理效能。
二要在特色发展以特取胜上作示范。主动融入郑州都市圈建设,找准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和新型基础设施,实现互融互通、协同发展。立足资源禀赋,聚焦新材料等优势领域,依靠科技创新,把资源变原料、原料变材料,推动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让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实现优势再造、换道领跑。
三要在节约集约环境友好上作示范。以前瞻30年的眼光,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布局,盘活存量、做优常量,向规划要空间,向结构要空间,向空间要空间,变有限为无限,以高密度高强度的投入,实现高水平高效率的产出,走好集约化、内涵式发展道路。
四要在打造绿色低碳高品质城市上作示范。坚持规划引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编细编好城市总体规划、市域一体化规划,加强城市设计,提升建筑品质,塑造独特的城市风格,大力推行智慧管理,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人的现代城市,以高品质城市吸引留住人才、集聚创新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
五要在文旅融合康养结合上作示范。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厚重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养生、养老等业态深度融合,强化旅游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连点成线、串珠成链,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提升服务品质,打造旗舰劲旅。
六要在城乡统筹共同富裕上作示范。坚持全域统筹、城乡联动、一体发展,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在产业发展协同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为推动共同富裕积累经验。
七要在建强组织提高治理效能上作示范。坚持党建引领,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全面提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数治融合,创新治理方式,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孙守刚、陈星、何金平参加有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