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摘

“小课桌”摆进农贸市场

为了解决“菜场娃娃”的学习问题,在江苏省南京市商务局的推动下,当地多个农贸市场试点“小课桌”,在菜场找一间闲置房屋,改造升级成为供孩子们学习玩乐的场所。

自习室挂牌以来,张梦洁几乎每天都去。她跟着做早点生意的爷爷奶奶生活。自习室开张之前,张梦洁放了学就来摊位帮忙看生意;客人来得少了,她趴在早餐桌上写作业,本子上常被弄得油腻腻的。

需要书桌的不只是在菜场长大的“菜场娃娃”,还有一群“小候鸟”。安徽人任伟是卖猪肉的,她和哥哥嫂子在同一家菜场做生意,是面对面的档口。一大家子共有6个孩子要带,“孩子太多了,看不过来”。平时上学,孩子们就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一到放假,就到南京找爸爸妈妈。不过,生意人没时间盯着孩子写作业,卖猪肉的档口,甚至找不到放得下作业本的干净地方,只能放他们随便玩闹,暑假、寒假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功课也荒废了。菜场试点“小课桌”,起码解决了一张书桌的问题。父母们都赞不绝口,孩子有地方安心学习,安全也有更大保障。

目前,南京市有3个菜场试点了这一项目,分别是尧化门邻里中心、宝船社区绿恒农贸市场和香铺营农贸菜场。

菜场条件各不相同。邻里中心负责人蔡长欢介绍,2014年开始,他们已在同一集团旗下的其他菜场试行了“爱心书屋”,跟“小课桌”类似,空一间会议室,购置一些图书,为菜场业主子女提供阅读场所。宝船社区绿恒农贸市场负责人房震宁说,他们在门口挂起“自习室”的牌子,会议室成为管理方和孩子们的共享空间,同时根据孩子们学习、娱乐需要,增加了书本、文具、象棋、手工材料等。香铺营农贸菜场条件相对来说较为局限,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只有两间,面积都不大,管理方在靠外的办公室墙边放了张桌子,仅能坐2个孩子,有时管理人员的办公桌也让出来供孩子学习。

“小课桌”只是一个开始。南京有菜场已经开始尝试和社区志愿者合作,邀请老师周末到菜场自习室辅导。

(来源:《解放日报》)

2022-04-01 1 1 济源日报 c_81456.html 1 “小课桌”摆进农贸市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