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部分老坛酸菜竟靠“土坑工艺、足踩发酵”。据报道,这种“土坑酸菜”制作极其“狂野”:制作人员或穿拖鞋或光着脚在酸菜上踩来踩去,边抽烟边干活,抽完直接把烟头扔在酸菜上。整个制作过程让人看得触目惊心。
先不说卫生与否,酸菜这类腌制食品本身就让不少人又爱又怕——喜欢它们的风味却又担心食用过量会影响健康。
那么,这种担心是小题大做还是真有必要?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食品和营养专家,看看他们怎么说。
不长期大量食用无致癌风险
“酸菜属于泡菜的一种,被称为盐渍发酵蔬菜。”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我国酸菜的种类有很多,比如四川的酸菜、广西的酸笋等。
酸菜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和植物酵素,它们除了可以促进肠胃消化,还能增强食欲。
不过,关于酸菜等腌制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会致癌的说法一直甚嚣尘上。这让部分人对酸菜望而却步。
对此,王浩表示,亚硝酸盐对人体的确有危害。亚硝酸盐可以把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使其失去运输氧气的功能,最终导致组织缺氧,使人出现头晕、昏迷,甚至休克等不良反应。此外,亚硝酸盐进入人体的肠胃,在特定的酸碱度、温度等条件下,与特定的物质发生反应,会生成强致癌物——亚硝胺。人体长期吸收亚硝胺,会增加患胃癌的概率。
“不过,大家不用谈亚硝酸盐色变。蔬菜在采摘后,本身就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王浩说,“新鲜蔬菜吸收土壤中的氮肥后,会将氮素暂存于体内,产生硝酸盐。硝酸盐本身没有毒性,但经过一系列的还原反应后,就会变成亚硝酸盐。”
“发酵初期,在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下,蔬菜中的大量硝酸盐被转化为亚硝酸盐,导致亚硝酸盐含量急剧增加。”王浩介绍,随着发酵过程中氧气减少和乳酸菌的生长,杂菌的繁殖受限甚至出现死亡,乳酸菌逐渐演变为优势菌群。乳酸菌代谢产生的乳酸及乳酸菌自身的酶系统会降解部分亚硝酸盐,同时削弱其他菌株还原硝酸盐的能力。发酵结束时,亚硝酸盐含量降至最低点,甚至消失。
“在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会呈现出一个从波峰到波谷的过程。我们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只有足量的亚硝酸盐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少量的亚硝酸盐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很小。”王浩强调,如果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范围,只要不长期、大量食用,就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更不会致癌。
选购酸菜时认准乳酸菌发酵
虽然品质合格的酸菜可以放心食用,但消费者在选购时,还是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王浩建议,大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且选择包装上印有SC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产品。此外,还要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信息。
对于传统发酵的酸菜,大家在食用前最好用清水泡一泡,仔细清洗,这样可以洗掉很多亚硝酸盐。即使是被添加了护色剂、焦亚硫酸钠、二氧化硫等成分的酸菜,也能通过这一步骤洗掉很多添加剂。
“另外,大家在选择酸菜时还要看一下配料表,最好挑选用乳酸菌发酵制作的酸菜。利用乳酸菌发酵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产酸、抑制杂菌生长,因此该类产品中添加的盐更少。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能分解亚硝酸盐,因此用乳酸菌发酵制作的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更低。”王浩建议,要优先选择用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短乳杆菌等乳酸菌发酵的酸菜,同时选钠含量较低的产品。
这些人要少吃腌制食品
腌制食品凭借其特有的风味满足了很多人的味蕾。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谭桂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腌制食品可以吃,但不宜多吃。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建议大家吃新鲜的、未加工的食物。因为,烹饪会让食物的营养物质流失。食物在腌制过程中也会流失一些营养物质,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谭桂军说。
为了保鲜,生产者通常会在腌制食品中加入大量食盐。目前,有研究结果表明,盐的摄入量过多容易患高血压。“北方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可达28克,因此患高血压的概率较大。”谭桂军表示,对于健康人来说,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高血压、肾病等患者更要减少盐的摄入量。因此,这类人群要少吃酸菜。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人群要少吃酸菜。亚硝酸盐的渗透力极强,可以直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从而对胎儿产生影响。因此,孕妇应少吃酸菜。此外,人体代谢时,亚硝酸盐不仅会增加肝脏负担,还可能会残留在肝脏内,加重肝脏的受损程度。因此,肝脏疾病患者应少吃酸菜。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