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无隐形壁垒 去潜在风险

招投标“硬举措”提升济源营商环境“软实力”

本报讯(记者 王鸿斐)“现在坐在办公室不出门,就可以通过远程解密、网上接受评标委员会询标等方式参与投标,交易全程可谓‘不见面’。”3月22日,河南永正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孙征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去年以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断升级招投标流程,全面深入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防控潜在风险,大大提高了市场主体的满意度。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以交易服务工作高效化为抓手,不断优化交易平台系统功能,全面实现全过程“不见面”交易,实现了从项目登记、交易公告和交易文件发布、开评标、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结果公示、中标通知书发放、交易档案管理等全流程电子化。截至目前,示范区招投标领域工程建设项目和政府采购项目的“不见面”开标率达100%。

开发建设电子保函金融服务平台,与中国建设银行、中原银行、阳光保险等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电子保函担保业务。2021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具电子投标保函521笔,承保金额7989.9万元。在招投标活动中对发现的1起串标围标、1起弄虚作假行为向担保银行追溯成功,招标人成功索赔35万元,在全省属首例。

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为市场主体减负,切实降低交易成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所有进场项目实行免费服务。2021年1月1日起取消电子招标文件费用,并要求招标文件与招标公告同步发布,潜在投标人不用登录交易系统就可免费下载。2021年6月21日起取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市场主体诚信库注册信息现场核对,市场主体网上自助诚信申报即可使用。

“公开、公平、公正”是招投标领域的原则。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不断完善电子开评标系统,积极推进大数据分析应用。(下转第二版)

2022-03-23 无隐形壁垒 去潜在风险 1 1 济源日报 c_80982.html 1 招投标“硬举措”提升济源营商环境“软实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