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春华秋实,又一年桃李芬芳。
3月9日上午,济源一中会议厅内掌声阵阵、气氛热烈,示范区教育体育工作会议在这里隆重举行。
会议全面总结2021年济源教体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现了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示范区教体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步履铿锵、步伐坚定的辛苦付出,人民群众在教体领域获得感、自豪感、幸福感日益增强的真实收获。
“这无疑是非常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但也是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的一年。”会上,从回顾上一年的成绩到新一年的系统谋划、精细部署,从落实立德树人到推进“双减”落地,从“现代化、高质量、多内涵、有特色、开放式、引领型”的目标定位到努力建设与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强市奋斗目标……讲话凝心聚力,催人奋进;字里行间,满是希望。
“工作报告实事求是,部署发展高瞻远瞩,令人充满期待!”
台上言辞铿锵,台下目光炯炯。与会同志凝神倾听,不时用笔圈点记录。回眸2021年,示范区教体系统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
这一年,示范区教体系统坚持以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为主线,开创出党建工作新局面——
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以“党建红”引领“教育蓝”;开展“一校一品”“模范机关”“最强支部”建设,促进组织设置科学化、党建阵地标准化、党内生活制度化、党建工作品牌化;紧握“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基调定位,举办各类活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推进“党群连心工程”,叫响做实“有困难找党员、要服务找支部”;紧扣“学百年党史育时代新人”等活动,弘扬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这一年,示范区教体系统一手抓城区学校扩容,一手抓农村学校提质,全区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新跨越——
成立教育项目建设指挥部,统筹教育项目建设工作;全年累计完成投资2.13亿元,实施建设项目7大类100余个,新增学位2670个;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36个,完成灾后重建项目23个,投用运动场改造项目4个,建成农村教师周转宿舍512套;实施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撤并小规模学校(教学点)20所、合并微小教学班21个;提升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应用整体水平,促进城乡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这一年,示范区教体系统聚焦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主业,教育教学质量呈现新气象——
5000余名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深造,高考一本上线1691人,5人考入清华、北大、香港中文,一大批优秀学子被985、211及“双一流”高校录取;公开选聘专兼职教研员221名,教研团队开展学科专题讲座80余次、学科线上教研活动370余场,深入教学一线听课2100余节,组织“联片教研”“送教下乡”“名师送教”等活动,传递新理念、新方法;实施教育科研“燎原计划”,获批立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6项,通过省规划课题和农村应用性课题鉴定结项32项,其中优秀和良好占比56%,位居全省前列;建立济源中小学思政名师工作室,开展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27名示范区领导干部和58名区直部门、片区、镇、街道领导干部进学校讲授思政课170余节……
这一年,示范区教体系统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筑梦人”队伍,全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学校党政正职平均年龄由54岁下降到48.8岁,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由52.4岁下降到47.5岁,学历层次提高到本科及以上;实施“特岗计划”“归雁计划”等,吸纳162名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实施校长“领航计划”,选派62名校长、骨干教师赴南通11所名校挂职锻炼;实施教师“领军计划”,组建中原名师培育对象工作室5个、市镇(校)级教师工作坊245个,培训15000余人次……
这一年,示范区教体系统以创新驱动发展,用改革破除难题、激发活力,教育事业发展跃上新台阶——
天坛中心幼儿园、济水中心幼儿园、愚公路幼儿园、王屋中心幼儿园维修改造圆满完成,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8所,学前教育“双普”水平持续提升;探索作业管理新模式,济源被确定为全省作业评价改革试验区;实行“5+2”课后服务模式,各学校打造“菜单式”社团课程;规范校外培训,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104家,占比86.7%,完成“营转非”机构16家,义务教育“双减”政策有效落实;高一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各学校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艺术欣赏、综合实践等课程,逐步建立生涯规划相关课程体系;全面实施教育部“提质培优”和省级“双高工程”项目建设,职业院校“双高”建设有力推进……
这一年,示范区教体系统坚持体育为民,建设施、育人才、树品牌统筹推进,为城市发展注入蓬勃生机与强劲动力——
新建智慧化室外健身场所1处,城区15分钟健身圈愈发完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平方米,居全省前列;社会体育指导员达4459人,开展全民健身赛事10余项,参与10万余人次,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在全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联赛等重大赛事上斩获7金4银5铜,济源体教融合典型案例被推送至国家体育总局;成功承办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济源站比赛、全省青少年射箭锦标赛等重大赛事,2022年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项目锦标赛成功落户济源……
这一年,示范区教体局坚持局党组与纪检组同向发力、综合施策,正党风促政风带行风,全区教体对外形象得到新提升——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建立“工作要点+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履责考核”责任体系,在基层学校党组织配备纪检委员159名;扎实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过一遍”,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师德师风、教辅资料征订、校服定制采购等4个领域专项治理,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坚持廉洁教育从青少年抓起,深入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培树出济源六中、济水一中、高级中学等廉政文化进校园精品示范点……
科学判断“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方可决胜于千里之外。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越是特殊之年,越要深刻认识教体事业改革发展宏观政策环境变化,准确把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科学研判济源教体事业发展现状,确保各项工作对准调子、走对路子,迈开大步子、干出新样子。
会议对2022年济源教育体育发展方位和形势作出分析研判——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教育体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济源经济社会发展为教育体育事业赋予了新使命;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体育需求对我们提出了新期待;
教育体育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我们带来了新压力;
……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以质量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补短板、促公平,强内涵、提质量,抓改革、激活力,创特色、树品牌,方向明确、步履坚定。
运筹帷幄定基调,锐意进取谱新篇。关键之年,教育体育事业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示范区教体系统在深邃思考和深刻实践中,探索破题之道。
会议指出,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是做好今年济源教体工作的主题主线,要坚持“瞄准一个目标,践行两个理念,抓住三个关键,实现八个突破,强化五个保障”的工作思路。
——“瞄准一个目标”即瞄准“努力建设与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强市”奋斗目标;
——“践行两个理念”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及以质量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抓住三个关键”即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三个关键;
——“实现八个突破”即在强化党建引领、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五育并举、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智慧教育建设、职业教育改革、教体融合发展、教育体育惠民为民方面取得新突破;
——“强化五个保障”即强化组织、作风、财力、机制、纪律保障。
蓝图绘就,路径清晰。新梦想的天空下,人心思进,万物勃发。
“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肩上的使命和责任,以质量提升为己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高级中学校长、党总支副书记李雪颖表示,该校将全面把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契机,在实施过程中通过高质量党建,落实高质量教育目标,为济源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深受鼓舞,也倍感责任重大。”沁园中心校党总支书记吕建伟表示,沁园教育目前面临着规模扩张和内涵发展双重压力。今年,沁园中心校将瞄准“现代化、高质量、多内涵、有特色、可持续”的奋斗目标,在做好学校扩容、增加优质学位的同时,重点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沁园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北海中学提质增效的决战之年,我们将延续‘牛’干劲,再振‘虎’精神,坚定方向正确干、阳光心态积极干、业务导航潜心干、务实创新加油干,为济源教育高质量发展再度发力!”北海中学党支部书记邓广周表示。
“2021年,轵城中心校全体师生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完善管理新机制、落实教育新举措、取得教育新成绩。2022年,将以虎虎生威的雄风、生龙活虎的干劲、气吞万里如虎的精神,继续书写轵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轵城中心校党总支书记张胜利表示。
绘就精彩蓝图,畅谈教体发展……会议结束后,与会同志边走边谈,自信从容,带着满满的收获,带着深刻思考的见解,鸣奏出教体系统追梦道路上的“春之声”。
浩荡春风起,奋进脚步疾。济源教体人正以赶考姿态全力奔跑,以奋进之笔续写新篇,为建设与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强市努力奋斗,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