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天,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将拉开帷幕。参加此次冬残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为217人,其中运动员有96人,大部分运动员是首次参加冬残奥会。未来的10天,他们将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冬残奥会的历史。
开拓
2022年2月的最后一天,北京冬残奥会的一路火种在英国曼德维尔采集。这一来自残奥运动发源地的火种随后和在中国境内采集的8路火种汇集,生成本届冬残奥会的官方火种。
二战期间,路·古特曼医生在英国曼德维尔的一家医院建立了一个脊髓科,救治受伤的官兵。为了让这些病人积极恢复,古特曼医生开始鼓励他们从事体育运动,由此慢慢形成了被广泛认为是残奥运动前身的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
1960年的运动会在罗马举办,吸引了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1984年,“残奥会”一词被国际奥委会正式认可。1960年,在罗马举办的运动会被认定为首届残奥会。
同样是在1984年,中国选手登上残奥舞台。同年6月,在纽约举办的第七届夏季残奥会上,平亚丽以4米28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获得半盲B2级跳远金牌,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拿下首枚金牌,比许海峰在洛杉矶实现“零的突破”还要早一个月。
如今已是花甲之年的平亚丽回忆说,那时参赛,她担任着“开路”的角色,备战条件很艰苦,很遗憾在领奖台上听着国歌、获得金牌的时候没能留下影像资料。尽管如此,中国体育代表团仍克服困难,以2金13银9铜的成绩名列奖牌榜第23位,将残奥的种子播撒在众多残疾人心中。
奋进
由于残疾人体育事业刚刚起步,1984年亮相之后,中国参加残奥会的情况可以用“三少一新”来形容,即参赛人数少、项目少、经验少、新手多。
以1988年的汉城残奥会为例,200人以上的代表团约有五六个,中国则只有43名运动员参加田径、游泳、乒乓球与射击四个项目的比赛。面对诸多强手,他们仍以坚韧与毅力交出17金17银10铜、11人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单。
此后,中国体育代表团稳步向前,竞技实力不断提升。1992年巴塞罗那残奥会,他们在奖牌榜上首次名列亚洲第一。四年后的亚特兰大残奥会,中国以16金的成绩排名第九,首次跻身十强。在悉尼残奥会上,中国获得34枚金牌,25次打破世界纪录。
2004年雅典残奥会,国际残疾人体育运动与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同时迎来历史性时刻。奥运会与残奥会首次由同一个组委会组织完成,残奥会在场地设施、组织机构等方面向奥运会看齐。
这样的改变,让雅典残奥会成为当时残奥会史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盛会,运动员打破了304项世界纪录与448项残奥会纪录。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雅典正式来到世界舞台中央。200名中国运动员参赛,23人29次打破世界纪录,获得63枚金牌、46枚银牌、32枚铜牌,首次名列金牌榜与奖牌榜双榜第一。20年时间,经过几代参赛选手的努力,中国残奥军团登顶世界之巅。
瞩目
在亚特兰大、悉尼与雅典残奥会上连续三次夺得金牌的侯斌,靠着双手与一根绳索将自己和轮椅与火炬一寸一寸地拽上半空,点燃了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主火炬。这是“超越极限”精神的直观表达,也成为12天里中国和世界残奥选手们拼搏的缩影。
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以89块金牌、211块奖牌的成绩蝉联了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再度在残奥之路上留下一座里程碑。随着60多万片香山红叶在闭幕式上的“鸟巢”上空飘洒飞舞,北京兑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承诺。
筹办北京残奥会期间,中国残疾人体育综合训练基地竣工。这一国内最大的残疾人体育综合训练基地是根据残疾人体育的特殊要求进行设计和建造的,能够满足田径、轮椅篮球、游泳等诸多项目的训练和比赛需求。国家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关怀与投入,是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实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默默无闻到举世瞩目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从雅典到北京,乃至之后的伦敦、里约与东京,中国体育代表团连续五次在夏季残奥会上实现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奖牌数字的背后,是经历“重赛风波”仍能连续打破世界纪录的视障运动员马佳,是轮椅上笑着与对手互相拭去脸上泪水的击剑选手荣静,是用头撞击泳池壁冲线夺得蝶泳金牌的无臂老将郑涛……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向世界展示了赛场内外尊重规则、互助友爱、自强不息的形象。
延伸
中国冬残奥的参与者们,现在正沿着同样的道路前行。
在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上,杨扬获得中国冬奥史上首枚金牌。在2002年盐湖城冬残奥会上,中国残疾人运动员首次亮相。此后,中国冬残奥运动在探索中发展。在申办北京冬残奥会之前,全国只有两个省市开展冬残奥项目,在冬残奥六个大项中仅开展了两个项目,参与的运动员不足50人。
2015年7月,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在此基础上,中国冬残奥项目的训练能力和水平日益提高,运动员人数不断增加,参赛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
在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上,中国轮椅冰壶队夺得中国冬残奥历史上首枚金牌,也是首枚奖牌。郑鹏在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5公里比赛中获得第四名,取得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在冬残奥会个人项目上的最好成绩。
在中国残疾人体育综合训练基地,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落成并投入使用。这里的地面为无高差全平面,每个角落都考虑了残疾人的实际需求。
北京冬残奥会是中国第六次组团参加冬残奥会,也是中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他们将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展示中国冬残奥运动的发展成果。这条道路将在他们的奋斗与拼搏中继续向未来延伸。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