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驿站

春来白蒿香

张玉琴

二月春来早,南山的荒坡上,蒿草丛里,到处都能见到白茵茵如莲一样绽放的朵朵白蒿。

春雨过后,正是摘白蒿的最佳季节。人常说:“农历二月茵陈,三月蒿。”二月茵陈治黄疸,三月茵陈当蒿草。有人写过一首诗:白蒿蜷曲绒团状,灰绿密被白绒毛,叶片羽裂小绒形,清热利湿能退黄。诗中再三强调了白蒿的药用价值和功效。

传说名医华陀路过一个贫穷的庄户人家,口渴了,进去讨水喝,看见床上躺着一位老人,全身发黄,不停地呻吟,苦无良药。正好这家人门外的田野里长着一簇簇鲜嫩的白蒿,他便嘱咐老人的儿子立即挖回来,在锅里熬汤。老人喝了白蒿汤,竟然病情减轻,慢慢能下地走动了。第二年春天到来的时候,神医华陀再次来到这户人家,询问老人的身体如何。老人一连给他磕了三个响头,双手紧紧握着华陀的手,感激地说:“是白蒿治好了我的肝病。普通的草也是救命药。”

一切生命尚在萌动中,来到户外,看见了白蒿,轻轻地拨开荒草,总是怕坚硬的枯枝荒草弄伤了纤细娇小的它,想要小心翼翼地呵护它。它恬静地躲在一株枯蒿草的根部,仿佛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怪不得它是万千枯黄中的第一抹绿呢!此时看它,又分明似刚落地的娃娃,细胳膊细腿看得人心疼,毛茸茸的眉眼又惹人爱怜。

眼前一亮,一阵激动。仅仅一上午,我就采了一小袋白蒿,仿佛采回了整个春天。拿回家择洗干净,晾去水分,用面粉搅拌均匀,撒上少许盐及五香粉,放到蒸笼里,十多分钟后,热气腾腾的白蒿饭就出锅了。将蒸熟的白蒿倒进盆里,用筷子挑松,放上蒜泥、葱、芝麻,把油烧滚一泼,搅拌均匀就可以吃了。我把鼻子凑上去闻了闻,无味,挑起一筷子放入口中,软软的,滑滑的。慢慢地咀嚼着,有点苦,又嚼一下,带着淡淡的清香,再嚼,感觉好香。它没有苜蓿麦饭的青草味,没有槐花饭的甜香味。它闻不到味,嚼起来是那么醇香,沁人心脾,余味无穷。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健意识尤为强烈。原生态的的白蒿成为市民的首选菜。不少人的餐桌上在这当令季节有一盘白蒿饭。它不但能当饭菜食用,自生自长的药用价值更是不可估量的。

南山里野菜遍地,我最爱的还是散发着淡淡芳香的白蒿。

2022-03-02 张玉琴 1 1 济源日报 c_80001.html 1 春来白蒿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