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凝心聚魂铸根基 踔厉奋发向未来

(上接第一版)

始终把意识形态安全责任意识贯穿责任落实、制度建设、阵地管理全过程各方面。落实最严格的意识形态规定,聚焦庆祝建党百年,把风险防范化解和疫情防控等结合起来,查风险排隐患,不断加强主流阵地建设和管理;积极构建网信工作综治格局,强化网络空间治理,筑牢网络安全屏障;推动“扫黄打非”进基层,克井镇、玉泉街道入选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名单;加强新闻出版领域执法监管,维护文化市场良好秩序。

提升精神文明 汇聚前行力量

“我坚信曾经为这个家默默付出的爱人一定能恢复生命的活力,和全家人一起走向幸福与美好。”轵城镇东添浆村村民石大刚如是说。

石大刚靠自己在工厂练就的机械制造手艺,为偏瘫5年的爱人发明行走器、训练杠和摇臂椅等,帮助爱人恢复行走,成为乡邻交口称赞的模范丈夫,入选2021年“河南好人榜”。

突出榜样引领——

一年来,示范区共评出区镇村三级典型4417人,石大刚等3人入选2021年“河南好人榜”,任雪梅等6人入选省级“乡村光荣榜”,开展第五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故事汇巡演45场;5个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入选全省志愿服务“四个优秀”。

弘扬红色文化——

大力实施红色文化建设提升行动,梳理本地红色资源现状,推动红色文化融入日常。精心打造杜八联革命纪念馆、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陈谢大军强渡黄河纪念馆、晋豫边革命纪念馆、愚公移山红色教育基地等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可学可看的红色教育“学堂”,积极开展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实践活动;创新开展“守护英烈·认亲祭扫”活动,倡导中小学校集体“认亲”,鼓励多个家庭共认“一家亲”,提倡爱心人士属地就近“认亲”,447名长期无人祭扫烈士和无名烈士与50多个学校、企业、机关单位的1000余个家庭结对“认亲”。

深化文明创建和文明实践——

高标准做好全国文明城市迎检工作,成功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区)复审。2021年6月17日,全省“星级文明户”认领创建工作培训会在济源召开,济源以“星级文明户”创建为抓手,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做法被省文明办在全省推广;实行“部门+行业联合”“单位+行政村”模式,创新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

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建设为契机,推进“两中心”融合发展,打造区级层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推出“学习时间”活动品牌,培育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师、通讯员两支队伍,开展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活动;紧扣建党百年、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中心工作,发布项目5967个,培育省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1个和市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4个,开展志愿活动11300余场次,覆盖受众50万余人。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坚持以“软实力”惠民立本,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努力为群众提供丰厚文化滋养和精神食粮。持续加强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多元主体”创新机制,5个社会机构成为文化馆首批社会化分馆,面向16个镇(街道)分馆配送公共文化112项200场,完成456个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克井镇寨河苑农家书屋和坡头镇郝山村刘爱分别被评为省优秀农家书屋和省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在525个村放映农村数字电影6300场,受到省委宣传部通报表扬。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随着2022年新春的脚步,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示范区宣传思想战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强化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要求,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努力为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浓厚舆论氛围和良好文化条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03-02 1 1 济源日报 c_79979.html 1 凝心聚魂铸根基 踔厉奋发向未来 /enpproperty-->